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螺杯的意思、螺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螺杯的解釋

見“ 螺杯 ”。


亦作“ 螺盃 ”。螺殼所作的酒杯。後亦為酒杯的美稱。《藝文類聚》卷七三引《陶侃故事》:“ 侃 上 成帝 螺杯一枚。”《宋書·張暢傳》:“ 魏主 又求酒及甘橘。 孝武 又緻螺盃雜物,南土所珍。” 唐 白居易 《昨日複今辰》詩:“螺杯中有物,鶴氅上無塵。”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回仙》:“飲器中,惟鐘鼎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梨花蕉葉最小。”《剪燈馀話·至正妓人行》:“螺杯謾想紅樓飲,雁柱徒懷錦瑟弦。”《花月痕》第十四回:“於是 曼雲 執壺, 丹暈 斟酒, 荷生 便喝了三螺杯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螺杯,漢語詞彙,指用螺殼雕琢或天然制成的酒杯,是古代一種獨特的酒器與工藝品。其釋義與文化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詳細闡釋:


一、字義與形制

  1. 字源釋義

    “螺”指螺類貝殼,“杯”為盛酒器皿。螺杯即天然螺殼或經加工的螺殼制成的酒杯。《漢語大詞典》釋為“螺殼雕制的酒杯”,《辭海》稱其“以螺殼為杯,可制酒器”。

  2. 工藝特征

    分天然型與雕琢型兩類:

    • 天然螺杯:選用大型海螺(如唐冠螺、鹦鹉螺)中空殼體,截去尖端作飲口。
    • 雕琢螺杯:在螺殼表面雕刻紋飾,或鑲嵌金銀,如唐代“鑲金獸首瑪瑙杯”即螺杯工藝的延伸。

二、曆史文獻記載

  1. 典籍溯源

    • 南朝《藝文類聚》引《陶侃故事》:“侃上成帝螺杯一枚。”印證東晉時螺杯已成貢品。
    • 唐代劉恂《嶺表錄異》載:“鹦鹉螺……旋尖處屈而朱,如鹦鹉嘴……殼内光瑩如雲母,裝為酒杯,奇而可玩。”詳述其材質與裝飾性。
  2. 詩詞意象

    螺杯因形色瑰麗,常入詩文:

    • 張籍《流杯渠》:“綠酒白螺杯,隨流去複回。”
    • 陸龜蒙《奉和襲美酒中十詠·酒船》:“昔人性何誕,欲載浮酒螺。”賦予其隱逸雅趣的象征。

三、文化象征與用途

  1. 道教與仙隱符號

    因螺殼紋理似旋渦,古人附會“紫府仙器”之說。道教文化中,螺杯與“螺女”(田螺姑娘)傳說關聯,象征超脫塵世,《神仙傳》載仙人“持螺杯酌酒”。

  2. 實用與禮制功能

    • 宴飲器具:唐宋時期盛行以螺杯行“曲水流觞”雅宴。
    • 外交貢禮:《宋史·外國傳》載三佛齊國(今印尼)進獻“螺卮”(螺杯),作為異域珍寶。

四、工藝與材質考據

  1. 原料種類

    古籍載“青螺杯”“紅螺杯”之分:

    • 青螺:即夜光蝾螺,殼厚色青,宜雕刻。
    • 紅螺:如胭脂螺,殼色绯紅,天然豔麗(《本草綱目·介部》)。
  2. 裝飾技法

    明代《格古要論》記“螺杯鑲銀足”,可見螺杯常配金屬底座。考古發現西夏遺址出土鑲銀螺杯,印證工藝之精。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Z].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2. 劉恂. 《嶺表錄異》[M]. 唐代筆記.
  3. 葛洪. 《神仙傳》[M]. 東晉道教典籍.
  4.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部》[M]. 明代醫藥學著作.
  5. 曹昭. 《格古要論》[M]. 明代工藝鑒藏專著.

(注:為符合原則,參考文獻采用權威典籍及考古研究,未附鍊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網絡擴展解釋

“螺杯”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用螺殼雕刻制成的酒杯,後也泛指制作精美或造型獨特的酒杯,成為酒杯的美稱。該詞在古籍中亦寫作“螺盃”,屬于異體字形式。

  2. 曆史淵源

    • 起源:古代以天然螺殼為原材料制作酒器,常見于貴族或文人雅士的宴飲場景。《藝文類聚》記載東晉陶侃曾獻“螺杯”給成帝,可見其曆史久遠。
    • 文獻例證:唐代白居易《昨日複今辰》有“螺杯中有物,鶴氅上無塵”之句,體現其作為文人雅器的象征意義。

擴展說明

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藝文類聚》《宋書·張暢傳》等古籍,或參考漢典()、單詞乎()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便步蝙獺秉憲不辦崇事舛午聰明智能登泰山記彫毀鬥星杜口絶言遏塞幡然廢朝飛龍費米甘鹵骭毛告麻割愛見遺個例弓袋公望故城軌蹈橫力紅丹丹皇妃悔恡穢行夾纩積訛成蠹計數儽儽骊靬流風回雪禖祝秘草末浪諾臯沛庭迫拶乾煩棄外韶刀嬸婆石坊使遣水緊逃楊天子氣鐵錫退帳無所可否相簭顯陵校刀手遐徵瀉月西方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