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勸勉督促。《後漢書·劉虞傳》:“時處處斷絶,委輸不至,而 虞 務存寬政,勸督農植。”《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遜 開倉穀以振貧民,勸督農桑,百姓蒙賴。”
“勸督”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quàn dū,意為勸勉督促。以下是詳細解釋:
由“勸”和“督”兩字組成:
多用于描述對他人的積極引導與監督,常見于以下語境:
該詞最早見于古代典籍:
現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強調通過溫勸告與嚴格的監督結合,達到目标。例如:“管理者需勸督結合,提升團隊效率。”
總結來看,“勸督”融合了“柔性引導”與“剛性監督”,是古代漢語中體現管理與教育智慧的重要詞彙。
勸督是一個兩個字組成的詞彙,含有勸告和督促的意思。它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通過言語或行動,勸導和催促他人去做某事。
勸督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 力 和 目,其中力表示力量,目表示眼睛。
根據筆畫順序,勸字有5個筆畫,督字有11個筆畫。
勸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勸和督這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勸字是勸,督字是督。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據古代文字學家的研究,勸字在古代寫作「勸」,督字在古代寫作「督」。雖然寫法有所變化,但字義和發音仍然保持不變。
1. 我勸督他多多鍛煉身體,提高體質。
2. 經理每天的工作就是勸督團隊完成任務。
勸誘、勸導、督促、督導、勸解、督責
勸告、告誡、激勵、推動、勉勵
勸說、激勸、鼓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