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carried away;be charmed] 心中向往
心馳神往
(1).謂心神出遊。 三國 魏 郭遐叔 《贈嵇康》詩之二:“馳情運想,神往形留。” 宋 葉適 《中大夫直敷文閣兩浙運副趙公墓志銘》:“噫餘 趙公 ,曠度逸羣,神往無方,豈是之墳!”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 範公 ﹞有時安睡恒一二日不覺,戒家人弗驚動,蓋神往冥間判事也。”《紅樓夢》第八七回:“﹝ 黛玉 ﹞一面思想,不知不覺神往那裡去了。”
(2).内心向往;思慕。 清 張潮 《<闆橋雜記>小引》:“似此勝遊,真堪神往。”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霍筠》:“二子神往麗人,食不知味,逡巡辭去。” 魯迅 《野草·一覺》:“﹝漂渺的名園中﹞這自然使人神往的罷,然而我總記得我活在人間。” 葉聖陶 《倪煥之》十四:“ 金小姐 似乎望見了那花的明耀的笑靥,她的臉上現出神往的光彩。”
“神往”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内心對某人或某事的強烈向往,常帶有被吸引而沉浸其中的情感色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情感層次:
搭配對象: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出處考證或例句分析,可參考、3、4、8等來源。
《神往》是一個常用詞彙,形容對某件事物感到十分向往、渴望,心中産生一種強烈的憧憬和追求的情感。
《神往》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示”和“夕”,其筆畫數為8畫。
《神往》一詞源自于《史記》中的一句話:“心有所往”,用來表達人們對某個地方、某個事物或某種境況滿懷憧憬和向往的情感。後來逐漸演變為“神往”。
《神往》的繁體字為「神往」,與簡體字形式相同。
古代寫法中,「神往」的形狀稍有不同。例如,「神」的古代寫法是「神」,「往」的古代寫法是「鄉」。不過在現代漢字中,使用的是現行标準的字形。
1. 他對于那個國家的文化一直心向往之,對去那裡旅遊充滿着神往感。
2. 童年時,我常常神往着成為一名宇航員。
1. 神往不已:形容内心非常向往,情感十分激動的樣子。
2. 神往之地:指讓人心馳神往、渴望去到的地方。
3. 神往于心:心中一直對某個事物充滿向往和追求。
4. 神往不已:形容對某事物、某時刻非常向往,追求的心情極其強烈。
近義詞:熱愛、向往、垂涎
反義詞:厭惡、憎惡、蔑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