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固的意思、禁固的詳細解釋
禁固的解釋
禁锢,禁止做官或參與政事。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司空颍川韓稜》:“ 興 免官, 稜 坐禁固。”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會遭黨事,禁固二十年。”《文選·曹植<求通親親表>》:“人道絶緒,禁固明時。” 李善 注:“錮與固通。”《晉書·溫峤傳》:“時制 王敦 綱紀除名,參佐禁固。”
詞語分解
- 禁的解釋 禁 ī 受得住,耐久: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風。 忍耐,制止:不禁笑起來。 禁 ì ㄐㄧㄣˋ 不許,制止:禁止。禁絕。禁書。禁令。禁賭。禁欲。禁锢。情不自禁。 法律或習慣上制止的事:犯禁。違
- 固的解釋 固 ù 結實,牢靠:堅固。穩固。鞏固。凝固。加固。 堅定,不變動:固執。固定。固本。 本,原來: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鄙陋(見識淺少)。 姓。 筆畫數:; 部首:囗;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禁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基本解釋
“禁固”是“禁锢”的異體寫法,指通過法令或制度禁止某人擔任官職或參與政事。例如東漢時期官員因黨争被長期禁止任職的現象,即稱為“禁固”。
二、字義分解
- 禁(jìn):
- 本義為“禁止”,如《說文解字》釋為“吉兇之忌也”。
- 引申為拘押(如“監禁”)、法令限制(如“禁書”)。
- 固(gù):
- 此處通“锢”,表示限制、封閉,如《漢書》中“锢”指“鑄塞”,即封閉隔絕。
三、曆史用例
- 東漢黨锢事件:蔡邕《陳太丘碑文》記載“會遭黨事,禁固二十年”,指官員因黨争被禁止參政長達二十年。
- 法律懲處:漢代應劭《風俗通》提到“興免官,稜坐禁固”,即官員因罪被免職并限制從政。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禁固”一詞已較少使用,通常以“禁锢”為标準寫法,含義擴展為廣義的“限制自由”,如思想禁锢、人身禁锢等。
參考資料
- 漢典、搜狗百科、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均提供了詞義及曆史背景。
- 如需完整文獻出處,可參考《風俗通》《陳太丘碑文》等原文(見、8)。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禁固
禁固是一種刑罰,指将犯罪分子限制在特定的場所内一定的時間,剝奪其自由,以作為對其犯罪行為的懲罰。
拆分部首和筆畫
禁字的部首是示,筆畫數為9;固字的部首是囗,筆畫數為8。
來源
禁固一詞首見于《刑法典》,用以規定刑罰的種類之一。
繁體
繁體字為禁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禁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法官判處罪犯禁固三年,以示對其犯罪行為的嚴肅處理。
組詞
禁锢、禁閉、禁酒、固執、固态、固體
近義詞
徒刑、拘禁、監禁
反義詞
釋放、無罪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