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拗救的意思、拗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拗救的解釋

格律詩中出現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補救,稱為“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對句相救兩種。參見“ 拗句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拗救是格律詩創作中的一種音韻調整技巧,主要用于補救詩句中違反平仄規則的“拗句”,以保持詩歌的聲律和諧。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念

  1. 拗句
    指格律詩(五律、七律、五絕、七絕)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句中不合平仄規則的字稱為“拗字”。例如五言“仄仄平平仄”中若第四字(應為平聲)用了仄聲,即為拗句。

  2. 拗救
    當出現拗句時,通過調整本句或對句中其他字的平仄進行補救,稱為“拗救”。其核心原則是“平仄互補”,即前仄後平或前平後仄的補償。


二、拗救類型

  1. 本句自救

    • 孤平自救:在“平平仄仄平”句式中,若第一字(五言)或第三字(七言)用了仄聲導緻“孤平”(僅剩一個平聲),需在本句其他位置補平聲。
      例:五言“仄平平仄平”(原為“平平仄仄平”),通過第三字改平聲補救。
    • 特拗句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雖屬拗句,但因常用而被認可。
  2. 對句相救
    若出句某字拗,則在對應對句位置補平聲。
    例:出句“仄仄平仄仄”(五言),對句需調整為“平平平仄平”。


三、拗救的等級

  1. 小拗
    指五言第一、三字(七言第三、五字)的平仄不合常規,可救可不救。
  2. 大拗
    指關鍵位置(如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的平仄錯誤,必須補救,否則視為出律。

四、注意事項

五、示例說明

以杜甫《天末懷李白》為例:

涼風起天末(平平仄平仄)
君子意如何(平仄仄平平)
首句“起”字拗,第四字“天”救,屬本句自救的經典用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的拗救分析,可參考(搜狗百科)和(詩詞解析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拗救的意思

《拗救》是一個中文詞語,意為“人與人之間因矛盾而鬥争,卻又無法解決矛盾的困境”。這個詞通常用于形容人陷入糾纏的境地,無法擺脫或解決問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拗救》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手和言。手部表示和動作、手勢相關的含義,而言部則表示與言語、說話相關。

拆分為兩個筆畫:左右結構的“手”部分為1劃,上下結構的“言”部分為4劃。

來源和繁體

《拗救》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中,形容人們陷入糾結難解的境地。

在繁體字中,“拗救”兩個字的寫法為“拗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記錄,早期的《拗救》的字形相對複雜,不同的古代版本中可能略有差異。

例句

1. 在這個公司中,他陷入了一個拗救的境地,既不願意離職,又無法忍受現在的工作環境。

2. 他和他的搭檔之間的合作關系陷入了拗救,無法就重要的事情達成一緻。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拗口、拗斷、拗亂、救治、救援

近義詞:困境、脫力、進退維谷、為難

反義詞:解脫、解決、和解、協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