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樞各省的佐治官員。 清 褚人穫 《堅瓠馀集·行香》:“ 文宗 朝,省掾奏設齋行香。事無經據,乃罷。”
“省掾”是一個古代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讀音
“省”讀作shěng,“掾”讀作yuàn。
釋義
指中樞各省的佐治官員,即中央官署中協助處理政務的屬官。其中:
出處與例句
該詞可見于清代褚人穫的《堅瓠馀集·行香》:“文宗朝,省掾奏設齋行香。事無經據,乃罷。”,意為省掾提議設立齋戒行香儀式,但因缺乏典籍依據而被廢止。
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領域。
《省掾》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官員”或“地方監察官員”。該詞常用于古代官員的職稱中,具體指的是掌管省内事務的高級官員。
《省掾》的部首是“示”,共有10個筆畫。
《省掾》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官員的職位名稱。在古代,掾一詞用于指稱低級官員,而省掾則是高級官員的職位名稱。
相應的繁體字為「廳員」。
《省掾》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字的形狀和結構上。然而,現代使用的寫法多以标準化的簡體字為主。
1. 這位省掾在處理地方事務時表現得非常出色。
2. 省掾為了确保地方秩序的穩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與《省掾》相關的組詞有:
- 省官:指的是負責管轄地方的官員。
- 掾史:指的是輔佐縣令和部分高級官員的助手。
近義詞:官員、官吏、官府、公職人員
反義詞:百姓、民衆、普通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