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掾的意思、省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掾的解釋

中樞各省的佐治官員。 清 褚人穫 《堅瓠馀集·行香》:“ 文宗 朝,省掾奏設齋行香。事無經據,乃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省掾是古代中國官職名稱,指中央官署(如尚書省、中書省等)中的屬官或佐吏,主要負責文書處理、案卷管理等具體事務,職位低于主官。其詳細釋義如下:

  1. 釋義與字源

    “省”指中央行政機構(如三省六部制中的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掾”原意為佐助,後特指官府中輔佐主官的屬吏。因此,“省掾”即中央重要部門的輔助官員。

  2. 曆史背景與職能

    省掾常見于隋唐至宋元時期的官僚體系。例如在唐代尚書省,省掾負責起草文書、保管檔案、傳達政令等具體事務,是維系中樞機構運轉的基礎職位。其工作需熟悉律令格式,具備較高的文書能力。

  3. 職級與演變

    省掾屬低級官吏,通常由吏部選任或主官自行辟召。隨着朝代更疊,“省掾”的具體職責範圍有所變化,但始終指代中央核心部門的實務屬官。元代中書省亦設掾史,職能類似。

  4. 同義詞與關聯稱謂

    曆史上“省掾”常與“省吏”“曹掾”等詞互通,均指中央或地方官署中的文書屬吏。在文獻中亦可見“台掾”(禦史台屬官)、“院掾”(樞密院屬官)等類似稱謂。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典網)https://www.zdic.net/hans/省掾
  2. 《中國古代官制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 《通典·職官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文獻通考·職官考》(國學導航)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401/01wxtk/index.htm

網絡擴展解釋

“省掾”是一個古代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讀音
“省”讀作shěng,“掾”讀作yuàn。

釋義
指中樞各省的佐治官員,即中央官署中協助處理政務的屬官。其中:

出處與例句
該詞可見于清代褚人穫的《堅瓠馀集·行香》:“文宗朝,省掾奏設齋行香。事無經據,乃罷。”,意為省掾提議設立齋戒行香儀式,但因缺乏典籍依據而被廢止。

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

安矜白譔財能遲比闖竊初肇打臉大全惡食娥婺防夫凡今風馬牛分國黻翣诰劄出身關政骨立和鸾槐第黃軒醬園節限掎角之勢進善懲惡既終鈞適兩般撩水靈氣利施率更令妙趣靺鞈磨磚成鏡偶題跑荒陂陀遒拔揉砑剡溪船收屍守正樹林司旌司南歲報拓片條形磁鐵通德門兔兒爺馱鈴枉筆窩窩膩膩無楫無名白黠戛斯遐圻遐遙下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