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國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種儀器。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韓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陳奇猷 集釋:“司南其制蓋如今羅盤針,故可以正朝夕也。朝夕猶言東西,日朝出自東,夕入於西,故以朝夕為東西也。” 漢 王充 《論衡·是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越裳 氏重譯來貢……使者迷其歸路, 周公 錫以文錦二疋,軿車五乘,皆為司南之制。” 嚴複 《救亡決論》:“遠之蠶桑、司南,近之若書槧、火藥,利民前用,不可究言。”
(2).比喻行事的準則;正确的指導。《鬼谷子·謀篇》:“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唐 李商隱 《<會昌一品集>序》:“為九流之華蓋,作百度之司南。” 宋 陸遊 《十月二十四子夜夢中送廬山道人歸山》詩:“夙士極知成殿後,吾曹所賴作司南。”
(3).司南車的省稱。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使大夫宴将送至國而還,亦乘司南而背其所指,亦朞年而還至。”《晉書·輿服志》:“記裡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
(4).猶司晨。 唐 杜甫 《雞》詩:“氣交亭育際,巫峽漏司南。” 楊倫 箋注:“ 夔州 在南,雞司昏曉,今失其司晨之職,故曰 巫峽 漏司南。”參見“ 司晨 ”。
“司南”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綜合了曆史、文化和語言角度的解釋: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别方向的磁性儀器,由天然磁鐵礦石制成杓形,放置于刻有方位的光滑盤上,利用磁鐵指南特性指示方向。其特點包括:
知識延伸:司南的磁杓與地盤構成完整方位系統,其物理原理可表示為: $$ F = q(vec{v} times vec{B}) $$ 其中$vec{B}$為地磁場,磁杓因鐵磁性物質受磁場力矩作用定向排列,最終實現指南功能。這一發明比歐洲同類儀器早約千年。
《司南》是一個漢字詞語,讀作sī nán,意為“掌管南方”的意思。它源自古代中國的地理概念,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君主會任命一位官員負責南方地區的行政管理和監察任務。
根據漢字的拆分規則,《司南》的部首是“口”和“工”,其中“口”是示意嘴巴的意思,而“工”則表示工作或者動作。根據筆畫的數目,《司南》可以分解為6個筆畫。
《司南》一詞源自古代中國的官制體系,所以它并沒有繁體字形式。在現代漢字字典和書籍中,我們通常使用簡化字的形式來書寫《司南》。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包括一些古體字。根據古代的記載,《司南》的古體字寫作“㣃”。
1. 他被任命為司南,負責管理南方的事務。
2. 作為司南,他需要經常巡視南方地區的行政機構。
司南地、司南府、司南長、司南衙門、司南巡按、調司南
南方官、南巡官、南方管理者
司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