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限的意思、節限的詳細解釋
節限的解釋
節約限制。《北齊書·文宣帝紀》:“凡諸賞賚,無復節限,府藏之積,遂至空虛。” 清 戴震 《原善》卷下:“尚廉恥,明節限,無所苟而已矣,義也。”
詞語分解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 限的解釋 限 à 指定的範圍:期限。界限。權限。局限。限額。 指定範圍:限制。限于。限期。限價(官方指定最高或最低價格,不得超越)。無限。 門檻:門限。 險阻:關限。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節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節約限制,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節限”由“節”和“限”組合而成:
- 節:取“節制、節省”之意,如“開源節流”;
- 限:指“限制、範圍”,如“界限”。
合指通過節制行為或資源使用來達到限制的目的。
-
曆史用例
- 《北齊書·文宣帝紀》提到:“凡諸賞賚,無復節限,府藏之積,遂至空虛。”
此處指賞賜缺乏節制,導緻國庫空虛。
- 清代戴震《原善》中強調:“尚廉恥,明節限,無所苟而已矣,義也。”
将“節限”與道德規範結合,體現自我約束的倫理意義。
應用場景
- 古代財政管理:多用于描述對賞賜、開支的節制(如《北齊書》用例)。
- 道德與禮儀:強調個人或群體在行為上的自我約束(如戴震的論述)。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節制、約束、儉省
- 反義詞:揮霍、放縱、無度
補充說明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
- 部分網頁(如)提到唐代詩句“戎節限交州”,此處“節限”可能指軍事管轄範圍,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查看更多用例或來源,可參考《北齊書》《原善》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節限
節限是一個常見的詞語,指的是限制、約束或限定一定的條件或範圍。它可以用來描述控制、管理或規定某種行為或活動的限制。
拆分部首和筆畫
節限的部首是艹,它由3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節限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字為節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節限”也有寫作“節臤”的形式。
例句
1. 這個規定對于節限我們的自由。
2. 假期隻有一個星期,時間有限,必須節限安排活動。
組詞
節制、限制、限定、節奏是和節限相關的一些詞語。
近義詞
限制、約束、控制是和節限意思相近的詞語。
反義詞
開放、放寬、解除是和節限意思相反的一些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