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陂陀的意思、陂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陂陀的解釋

(1) [with ups and downs] 傾斜,不平坦

(2) [step]∶台階

詳細解釋

見“ 陂陁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陂陀(pō tuó)是漢語中一個形容地形或事物狀态起伏不平的疊韻連綿詞,具有以下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形容地勢傾斜不平

    指山坡、地面等高低起伏、不平坦的狀态。

    例:《說文解字·阜部》釋“陂”為“阪也”,即斜坡;“陀”為“陂陀,不平之貌”,二者合用強調連綿的起伏地形 。

    引用:

    《漢語大詞典》第11卷:“陂陀:亦作‘陂陁’。傾斜不平貌。”

  2. 引申指事物曲折或衰頹

    可比喻人生境遇、曆史進程的波折起伏,或物體傾斜欲倒的樣子。

    例:宋代王安石《遊褒禅山記》中“其下平曠,有泉側出”,側出之泉即源于陂陀地勢 。


二、詞源與演變


三、權威辭書參考

  1.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陂陀:山勢起伏不平。亦泛指傾斜。”

    來源: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第432頁。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陂陀:〈書〉形容傾斜不平的樣子。”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05頁。


四、使用示例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權威鍊接,此處引用紙質辭書及經典文獻,标注來源出版社及頁碼以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陂陀”是一個多音多義的漢語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和讀音判斷:

一、基本解釋(讀作pō tuó)

  1. 形容地形不平坦
    指地勢傾斜、起伏不平的狀态,常見于古文或書面語。例如《子虛賦》中“罷池陂陀,下屬江河”。
    擴展用法:也可比喻人生或事物的曲折不順,如“登陂陁之長阪兮”(《楚辭》)。

  2. 台階的别稱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台階”,但此用法相對少見,需結合上下文确認。


二、特殊用法(讀作péi tuó)

少數資料(如)提到其作為成語表示“迷茫困惑”,形容人思維混亂、不知所措的狀态,例如:“面對突發事件,他顯得陂陀無措。”
但此釋義在其他高權威性詞典中未明确提及,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或誤用,需謹慎參考。


三、常見混淆點

如需深入古文用例或地域性含義,可查閱《辭海》等專業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阿枉保護貿易備守濱就碧天布鼓雷門柴片怅如察聽啜哄刺頭泥裡陷點對雕鎸東方聖人恫疑虛猲二麥非學無以廣才靜高蹇犷俗鬼教貴遠鄙近海粉酣恣豪豬鞾黑度呼號賤骨匠意鏡戒倦色郡齋潰漏裂絕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六義附庸立儀買名内造人兒濃郁氣勃勃清澄清列沈默石手軍實塌塌失亡舒筋活絡疏虞嘶喊宿望夙興夜處貪嗜擿抉挺硬芄蘭無愧色五通顯器小陋心謗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