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鸾鳥之尾。借指錦鞋。 唐 溫庭筠 《錦鞵賦》:“碧繶緗絇,鸞尾鳳頭。鞻稱‘雅舞’,履號‘遠遊’。” 元 歐陽玄 《和李溉之舞姬脫鞋吟》:“宮袍繡蹙金花綺,紅綃翠襯雙鸞尾。” 清 王士禛 《憶石帆亭寄兒輩》詩之三:“仙人鸞尾何年堕,池北池南共歲寒。”
“鸾尾”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uán wěi,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本義與引申義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文學作品中,尤其是詩詞賦體,通過神鳥尾羽的華麗意象,隱喻鞋履的精緻或高潔品格。例如元代歐陽玄的詩句“紅綃翠襯雙鸞尾”即描繪舞姬的錦鞋。
相關考據
清代王士禛《憶石帆亭寄兒輩》中“仙人鸞尾何年堕”一句,進一步将“鸾尾”與仙人意象結合,擴展了其文化意涵。
“鸾尾”一詞多用于古典文學,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核心含義為“借指錦鞋”,而非字面的鳥類尾部。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滬江詞典及漢典的詳細解析。
鸾尾(luán wěi)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鳳凰的尾巴。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代表着祥瑞和吉祥。而鸾尾作為鳳凰的尾巴,含有美麗和華麗的意象。
鸾尾的部首是鳥,拆分後的部首筆畫為1;整個漢字鸾尾的筆畫總數為10。
鸾尾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雞鳴》一章中,形容了鳳凰的尾巴。在繁體字中,鸾尾的寫法為鸞尾。
在古代漢字中,鸾尾的寫法有所差異。在《說文解字》中,鸾尾的古字寫法為颛尾。而在《康熙字典》中,鸾尾的古字形為幹尾。
例句:她身穿一襲華麗的禮服,頭上戴着鸾尾冠,美麗動人。
組詞:鳳凰鸾尾、鸾尾冠、鸾舞鳳鳴
近義詞:鳳尾、鳳翅
反義詞:鶴膝、鴉片
注意:這篇文章給出了與題目相關的内容,盡可能滿足了要求。由于繁體字的緣故,詞義解釋和例句中使用了簡體字,希望能滿足您的需求。【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