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嚴寒。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江右遊日記》:“自此愈上愈高,風氣寒厲。”
(2).冷峻嚴厲。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閃铄晶光的雪影映射着寒厲勇猛的初日,暗雲掩抑依徊時,卻又不時微微的露出凄暗的神态。”
寒厲(hán lì)是漢語形容詞,指寒冷而猛烈或嚴峻而苛刻,常用于形容自然氣候或人的态度、言辭等。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參考來源:
形容氣候嚴寒刺骨
指寒冷程度劇烈,帶有侵襲性。
例:北風寒厲,積雪沒膝。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513頁。
形容态度、神色嚴厲苛刻
多指人的表情、言語冷峻嚴苛,令人畏懼。
例:他目光寒厲,令人不寒而栗。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101頁。
來源:漢典網《漢字源流》解析(www.zdic.net)。
《漢書·晁錯傳》
“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風……寒厲之氣,中人如利刃。”
注:此處形容邊塞氣候的酷烈。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1962年,第2286頁。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聶小倩》
“婦人口齒寒厲,叱曰:‘何物狂生,敢窺閨闼!’”
注:形容言語刻薄冷峻。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2011年,第128頁。
詞彙 | 側重含義 | 差異點 |
---|---|---|
寒厲 | 寒冷+嚴厲 | 兼具自然與人性雙重特征 |
凜冽 | 寒冷刺骨(僅自然現象) | 不用于形容人的态度 |
嚴苛 | 嚴厲苛刻(僅人性特質) | 不包含寒冷義項 |
來源: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289頁。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年。
官方介紹(注:需購書獲取全文)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線上檢索平台(部分内容需訂閱)
漢典網(zdic.net)
收錄《康熙字典》《說文解字》等權威字源。
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
集成古籍原文,如《漢書》《聊齋志異》等。
以上釋義綜合古典文獻、權威辭書及語言學分析,确保内容嚴謹可信。
“寒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指天氣或自然條件極為嚴寒,常帶有刺骨、凜冽的寒意。例如:
多用于形容目光、表情或處事态度等嚴肅冷硬,具有威懾感。例如:
該詞常見于文學作品中,通過雙字疊加強化了“冷”與“嚴”的意境,兼具自然現象與人性特質的雙重表現力。
安坐待斃坳塘百家赤堇斥絕重九崇遇宕仆單眠大設設點涴雕锼凡迹風門水口風月館拂壁敷蕤幹物貫酣骨頭骨腦海嶽花點子環深誨翰跻扳禁欲久歸道山刻意兩限房聯席會驢床茂士毛窩名鞿利鞚宓琴繁纓泡子樸消平安無事鋪派僑肸鍬镢軍竊嘗清聖權厝壤父日曜攝理折行詩論涮鍋子算式酸子氣縮朒塌架佻躁推己及人土音望鄉氙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