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的意思、孫犁的詳細解釋
孫犁的解釋
孫犁(1913- ) : 小說家。河北安平人。1942年加入中國 * 黨。曾在冀中抗戰學院、華北聯大任教,并任《晉察冀日報》編輯。建國後曾任中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著有短篇小說《荷花澱》、《囑咐》,長篇小說《風雲初記》,小說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等。
詞語分解
- 孫的解釋 孫 (孫) ū 兒子的兒子:孫子。孫女。 跟孫子同輩的親屬:外孫。侄孫(侄兒的子女)。 孫子以後的各代:曾(卬 )孫(孫子的子女)。玄孫(曾孫的子女)。子孫(兒子和孫子,泛指後代)。王孫(貴族的子孫後
- 犁的解釋 犁 í 耕地的農具:犁杖。犁铧。犁頭。木犁。 用犁耕地:犁地。犁庭掃闾(喻徹底摧毀敵巢。亦稱“犁庭掃穴”)。 筆畫數:; 部首:牛;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孫犁作為專有名詞,在漢語詞典和文學研究語境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
指代中國現代著名作家(1913-2002):
- 本義:孫犁是其本名。他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尤其以小說和散文創作聞名。
- 文學風格:其作品以描繪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冀中平原(特别是其家鄉河北安平)人民的生活和鬥争見長,風格清新、質樸、優美,充滿詩意和鄉土氣息,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他擅長刻畫農村女性形象,語言簡潔凝練,意境深遠。
- 文學流派:孫犁是“荷花澱派”(或稱“白洋澱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該流派以其代表作《荷花澱》命名,特點是以詩意的筆觸反映戰争年代普通人的心靈美和人性光輝,追求清新、含蓄、抒情的藝術風格。
- 代表作品:小說《荷花澱》、《蘆花蕩》、《風雲初記》、《鐵木前傳》,散文集《白洋澱紀事》、《津門小集》、《晚華集》、《耕堂文錄》等。他的作品被視為革命文學中獨具藝術魅力的典範。
-
引申指其開創的文學風格或流派:
- 在文學評論和研究中,“孫犁”一詞有時也用來指代他所創立的獨特文學風格——“荷花澱派”風格,即以詩化、抒情化手法表現戰争與農村生活,語言清麗自然,格調含蓄隽永。
權威性補充參考:
-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明确将孫犁列為重要詞條,介紹其生平、創作特點、代表作品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肯定其作為“荷花澱派”創始人的身份和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貢獻。
-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這部權威文學史著作詳細論述了孫犁的創作曆程、藝術特色(如對“單純情調”和“浪漫氣息”的追求),分析了其作品在特定曆史時期文學中的獨特價值,以及“荷花澱派”的形成與影響。
- 孫犁紀念館(河北安平):作為官方設立的紀念場所,其展陳内容和權威介紹也印證了孫犁的生平事迹、文學成就及其在家鄉和全國的文化影響力。
在漢語詞典和文學專業語境中,“孫犁”首要指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孫犁本人(1913-2002),其次可引申指其開創的清新質樸、充滿詩意的“荷花澱派”文學風格。他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深刻描繪了特定曆史時期華北農村的生活畫卷,藝術成就卓著。
網絡擴展解釋
孫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孫樹勳,是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被譽為“荷花澱派”創始人。以下從多個維度對其生平與文學成就進行詳細解析:
一、基本概況
- 原名與籍貫:本名孫樹勳,出生于河北省安平縣孫遙城村。
- 筆名與黨派:曾用筆名芸夫、石紡等,194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 職業經曆:曾任《晉察冀日報》編輯、天津日報社副刊科副科長等職,并長期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主席。
二、文學成就與風格
-
流派開創
孫犁創立了“荷花澱派”,以清新質樸的筆觸描繪鄉土民風,繼承廢名一脈的抒情風格。其作品如《荷花澱》《蘆花蕩》以白洋澱為背景,融合戰争叙事與詩意美感,形成獨特藝術魅力。
-
創作分期
- 早期(1930-1950年代):以抗戰題材為主,代表作《荷花澱》《囑咐》等,語言明快,人物鮮活。
- 晚期(1970年代後):轉向散文創作,風格趨于平淡含蓄,如《鐵木前傳》在簡潔中蘊含深意。
-
獲獎榮譽
曾獲全國優秀散文(集)獎、魯迅文藝獎(連續3次)等,被評價為“時代與個人完美結合的真實記錄”。
三、代表作品
- 小說:《荷花澱》《蘆花蕩》《吳召兒》等短篇小說,以及長篇小說《風雲初記》。
- 散文集:《白洋澱紀事》是其最具影響力的合集,收錄多篇反映冀中人民鬥争與生活的名作。
四、曆史評價
孫犁與趙樹理、周立波、柳青并稱農村題材“四大名旦”,其作品被贊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明珠”,影響莫言、賈平凹等後世作家。晚年創作更被視作“返璞歸真的文學典範”。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作品或文學思想,可參考《白洋澱紀事》《文學短論》等原著,或查閱權威文學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草霜百六掾扳聯别鶴操并當錘子大腦炎擔憂钿雀跌失定海三總兵遞衍短小多瑙河二十五絃糞池豐倩桴京駭澀豗蹙加兵奬飾接待室驚號浸害進退應矩鸠兵駿異開卷有益狂葩流駛露次冒寵毛驢馬社暮年木胎南瓜昵厚暖坐牌局骈偶皮薦陴塢權宜之策沙裙聲部聖像生爻世道人心屍奪事心水鬥疏絕書癖唐寅窩火誣謗汙下武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