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翠葆的意思、翠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翠葆的解釋

(1).帝王儀仗的一種。以翠羽聯綴于竿頭而成,形若蓋。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詩:“翠葆隨風,金戈動日。” 宋 史浩 《滿庭芳·立春詞時方獄空》詞:“知是東皇翠葆,飛星漢、來止人間。”

(2).作為天子的代稱。 宋 張孝祥 《六州歌頭》詞:“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參見“ 羽葆 ”。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嫩嵐滋翠葆,清 渭 照紅妝。” 宋 歐陽修 《送趙山人歸舊山》詩:“ 屈 賈 江山思不休,霜飛翠葆忽驚秋。” 明 徐渭 《宣府槐龍篇》:“乘涼翠葆颯,撐暑碧油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翠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其解釋和例證如下:

1.帝王儀仗的裝飾

指古代帝王儀仗中使用的一種華蓋,用翠鳥羽毛裝飾在竿頭,形狀類似傘蓋。例如南朝齊詩人謝朓的《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詩中提到“翠葆隨風,金戈動日”,宋代史浩的《滿庭芳》詞中也有“知是東皇翠葆,飛星漢、來止人間”的描寫。


2.代指天子或帝王

在古代文學中常以“翠葆”象征天子。如宋代張孝祥在《六州歌頭》中寫道:“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此處“翠葆”即指代南宋君主。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多用于描繪自然景色。例如唐代杜牧的《華清宮三十韻》中“嫩岚滋翠葆,清渭照紅妝”,宋代歐陽修在《送趙山人歸舊山》中也用“霜飛翠葆忽驚秋”形容秋日草木的蒼翠。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集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翠葆(cuì bǎo)一詞是指一種鮮綠的寶石或翡翠。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來看,翠葆的"翠" 部首是“翟”,有20個筆畫; "葆" 部首是“艹”,有9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被廣泛用于描述寶石和玉石的顔色。 在繁體字符中,翠葆的寫法為翆葆。古代,在清代乾隆朝,"翠"的字形寫作 "翆","葆"寫作 "葆"。 以下是一個例句:“她戴着一枚翠葆制成的吊墜,顯得格外美麗。” 其他組詞可以有:翡翠、翠玉、翠羽、翠竹等。 翠葆的近義詞包括:玉髓、碧玉、綠寶石等。 而翠葆的反義詞則可能是一些色彩相反的詞彙,如:紅寶石、黃玉等。 希望這樣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