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詩、作詩的小屋。 清 全祖望 《湖上社老曉山董先生墓版文》:“ 南嶽 之遺民, 西臺 之故人,試過湖上之詩寮,猶令我黯然其消魂。”
“詩寮”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用于吟詩、作詩的小屋,常見于古代文人雅士的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寮”本義指小窗(如《說文解字》中“寮,穿也”),後引申為簡陋的小屋或居所(如“茶寮”“僧寮”)。
結合“詩”字,“詩寮”即詩人用于創作、品鑒詩文的雅緻小屋,類似現代的書齋或創作室。
文化背景
該詞多見于清代文獻,如全祖望在《湖上社老曉山董先生墓版文》中寫道:“試過湖上之詩寮,猶令我黯然其消魂”,描繪了文人雅集的情景。
許南英的詩句“天然位置一詩寮,此景從來未易描”也體現了詩寮作為自然與人文結合的幽靜場所。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詩寮》這個詞是指一個用來創作詩歌的地方或機構。寮字可以指團體、組織或學派,詩寮即指專門用來寫詩的地方。
詩寮的兩個字的部首分别是言和宀。言是指聲音,宀是指屋頂。詩寮的拼音為shī liáo,共有11個筆畫。
《詩寮》一詞源自中國古代的文化背景。在古代,許多文人士大夫聚集在一起,創作和欣賞詩歌,這些聚集的地方被稱為詩寮。在傳統文化中,詩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和文化中心。
詩寮的繁體字為詩寮。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區别。以《詩寮》為例,古代的寫法為詩寮。字形上,詩的上半部分拆分為丿和一,下半部分為口和寺;寮的上半部分拆分為⺨和⺊,下半部分為宀和尞。古代的筆劃次序和字體也與現代有所不同。
1. 他經常在詩寮裡汲取靈感。
2. 這個詩寮吸引了許多詩人和文化愛好者。
1. 詩人 - 創作詩歌的人。
2. 詞客 - 擅長寫詞的人。
3. 故紙堆 - 用紙堆積成的詩歌創作場所。
1. 詩社 - 與詩寮類似,指聚集詩人的社群或機構。
2. 詩仙廟 - 古代供奉和紀念偉大詩人的地方。
1. 詩案 - 古代指功名官職。
2. 馬寮 - 驿站,指供馬匹休息的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