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祿利的意思、祿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祿利的解釋

爵祿之利;利祿。《漢書·儒林傳贊》:“一經説至百餘萬言,大師衆至千餘人,蓋祿利之路然也。” 顔師古 注:“言為經學者則受爵祿而獲其利,所以益勤。”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識多藏之厚亡,臨祿利而如遺者,廉人也。” 唐 顧非熊 《送皇甫司錄赴黔南幕》詩:“ 黔 南從事客,祿利先來饒。” 清 劉大櫆 《焚書辨》:“論者謂 漢 以祿利誘進天下之士,故求經而經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祿利”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祿”指古代官員的俸祿(即固定薪俸),“利”則指額外收益或利益,組合後指官員通過職位獲得的全部經濟收入。該詞常與官職、爵位相關聯,如《漢書》提到經學興盛與“祿利之路”有關,即學習經學可獲取官職和經濟回報。

二、曆史語境中的使用

  1. 漢代背景:漢代将經學設為祿利之途,學者鑽研經書以謀求官職,如《漢書·儒林傳贊》記載“一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衆至千餘人”,反映了當時經學與祿利的緊密聯繫。
  2. 道德評判: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以“臨祿利而如遺”形容廉潔之人,強調對祿利的淡泊态度。

三、語言結構與近義詞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讨論古代官僚制度、經濟結構時仍具參考價值。例如清代劉大櫆批評漢代以祿利誘導士人,導緻經學偏離本質。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漢書》《抱樸子》等原著或相關解析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祿利的意思

祿利(lù lì)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有着豐富的涵義。它一般指財富、利益,特别是國家或個人的利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祿(lù)的主要部首是示部(礻),同時包含了立和田兩個偏旁,它共有5個筆畫;利(lì)的主要部首是刀部(刂),它共有7個筆畫。

來源

祿利最早來源于《詩經·齊奠》:“戴盥之祿”,意指領受供奉祖先的祭品。後來逐漸演變為指官員的薪俸及其所獲得的利益。

繁體

祿利的繁體字為祿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祿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它的形狀更加複雜,由俞、民、百三個字形組成。利的寫法與現在相比則相對簡化,但整體上與現代字形相似。

例句

1. 他的職位升遷帶來了祿利的增加。

2. 為了追求更大的祿利,他不擇手段。

組詞

祿運、祿位、富祿、祿食等。

近義詞

財富、利益、收益、利潤。

反義詞

損失、虧損、不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