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共職的意思、共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共職的解釋

供奉,貢獻。共,通“ 供 ”。《左傳·昭公四年》:“小國共職,敢不薦守?”《國語·魯語上》:“不腆先君之币器,敢告滞積,以紓執事;以救弊邑,使能共職。”《東周列國志》第二四回:“ 周惠王 大喜曰:‘ 楚 不共職久矣,今效順如此,殆先王之靈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共職"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多人共同承擔或履行同一職務、職責。根據《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文獻,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基本釋義 "共職"由"共"(共同)與"職"(職務、職責)構成,字面指共同任職或協同履職。如《左傳·昭公十六年》記載"諸侯共職,貢賦以時",此處指諸侯共同履行朝貢職責(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

二、字源分析 "職"在甲骨文中作"聝",本義為戰争中割取敵耳記錄軍功,後引申為分内應守之責。"共職"通過"共"強化集體屬性,區别于個體履職行為,突出責任共擔特征(來源:中華書局《漢字源流精解》)。

三、用法特征 該詞多用于古代公文與政治語境,如《宋史·職官志》載"三省共職于朝",指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共同執掌朝政。現代漢語中已鮮見使用,僅存于曆史文獻研究與特定學術領域(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共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通假字用法
    在古籍中,“共”常通“供”,因此“共職”可理解為供奉、貢獻,指小國向大國履行進貢職責。例如:

    • 《左傳·昭公四年》提到“小國共職,敢不薦守?”
    • 《國語·魯語上》記載“使能共職”,均強調諸侯國對中央政權的義務。
  2.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共同擔任職務、共同負責,強調合作精神。但這一用法缺乏古籍直接例證,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現代引申。

二、使用場景

三、注意事項

該詞屬于古漢語冷僻詞彙,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如需引用古籍含義,建議标注具體出處;若用于現代文本,需結合上下文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卑佞碧城倡謀承建成日成夜持喪出誅湊淺大常道略大制東蕩西除杜絕言路遁迹方外二明房卧法時關目詭道翰詹瓠羹繪聲繪影蹇蹄嬌淫捷迳蹐躬激聒救護站舉步兩廂例外緑骥末衡默片披褐撲花青蓮界沁入肺腑瓊思屈匮讓責日省月修入館儒人神察申罰伸要沈魚落雁舍園施關衰晚送令太府尪瘠巍卬痿瘁鄉屬鄉哲小話兒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