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比喻沒有辦法對付。《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她闆臉,我不害怕,我就怕她講道理,說得你口服心服沒牙啃。”
“沒牙啃”是一個方言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刊例:“她闆臉,我不害怕,我就怕她講道理,說得你口服心服沒牙啃。”
此例中,“沒牙啃”形容被對方說服後無法反駁的窘境。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方言使用場景,可參考《人民文學》相關文獻或方言研究資料。
《沒牙啃》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或情況非常困難或艱苦。通常用來形容一項任務或目标難以完成或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沒牙啃》是由“牙”和“啃”兩個字組成。
“牙”是一個獨體字,拆分部首為“牙”字,總筆畫為4畫。
“啃”是一個獨體字,拆分部首為“口”字,總筆畫為10畫。
《沒牙啃》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最早出自于中國古代民間諺語,用來形容咀嚼沒有牙齒的困難,逐漸演變為形容困難的任務或目标。
在繁體中文中,沒有特定的繁體字形對應于《沒牙啃》,通常是使用簡體字來表述。
在古代漢字中,關于“沒牙啃”并沒有具體的寫法。因為它起源于諺語,屬于口語化表達,沒有固定的古代漢字字形。
1. 這個項目真是沒牙啃,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2. 學習新的語言對我來說像是沒牙啃,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1. 嚼牙:困難重重,艱難度高。
2. 來之不易:付出了很多努力或經曆了許多困難才得到的。
3. 重重困難:遇到許多困難,解決起來非常困難。
1. 耗力不讨好
2. 力不從心
3. 不容易
1. 來之不易
2. 輕松簡單
3. 一帆風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