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如志的意思、如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如志的解釋

隨順意願;實現志願。《左傳·僖公十五年》:“古者大事,必乘其産,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唯所納之,無不如志。”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城北十裡曰 昇僊橋 ,有 送客觀 。 司馬相如 将入 長安 ,題其門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也。’後入 邛 蜀 ,果如志焉。”《新唐書·秦瓊傳》:“躍馬挺槍刺於萬衆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如志"是古漢語複合詞,現多用于文言語境,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本義解析 "如"表"依照、符合",《說文解字》釋為"從隨也",強調遵循既定軌迹;"志"指心之所向,《爾雅》訓為"意也",特指人的志向或事物本質。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表示"符合心志"或"實現預期目标",如《左傳·宣公二年》"殺敵為果,緻果為毅"句中的"不如志也",即指未能達成戰略意圖。

二、曆史語用演變

  1. 軍事領域:古代兵書多用于描述戰局發展,如《吳子·圖國》"四不和則不可以舉兵"的配套策略中,強調"師出必如志"的戰術要求。
  2. 修身層面:宋代理學家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引申為"心性修養當如志而行",賦予道德實踐内涵。
  3. 文學表達: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以"如志猶稱意"解《詩經》"婉如清揚"的審美意境,拓展其藝術維度。

該詞在現代《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仍保留"實現志願"的義項,但實際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領域。王力《古代漢語》教材将其列為重點文言實詞,建議結合《戰國策》《史記》等文獻中的具體用例深化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如志”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如志”表示隨順意願、實現志願,強調按照既定目标堅定不移地行動。既可指實現個人抱負(如“果如志焉”),也可指事物發展符合預期(如“莫不如志”)。


二、字義分解

  1. 如:本義為“依照、像”,引申為“符合、達到”。
  2. 志:指志向、目标,或記載心意的行動。組合後體現“心志與實踐的統一”。

三、使用場景


四、例句參考

  1. 古例:“不乘高車驷馬,不過汝下也,後入邛蜀,果如志焉。”(《水經注》)
  2. 今例:“他堅守科研理想,十年如一日,終如志所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左傳·僖公十五年》《水經注·江水一》等典籍,或查閱網頁中的例句。

别人正在浏覽...

按據案事蝙蝠徧戒兵解倉粟虿尾書常識嘲诙遲旦春陵打辣酥凍皴渡海法王豐饋輔邑格末國賓館鶴立橫蠻無理宦評回語鸠占鵲巢卷甲倍道絕世無雙款順冷豔列列獵辇獵區麟管呂巨買禍美醖蒙以養正命秩女兒排沫秦火欽率窮則思變如埙如篪上台盤神蕩蝕毀說事縮版饕據梼昧天賊通今達古彤闱頑碧忘懷武城宰瑕不掩瑜下馬觀花現款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