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蒙以養正的意思、蒙以養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蒙以養正的解釋

指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蒙以養正"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蘊含着深厚的教育哲學思想。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以下方面:

  1. 字義解析

    • 蒙:指童蒙、啟蒙階段,特指兒童心智初開、知識未充的狀态,也引申為教育的開始。《易經·蒙卦》彖辭曰:“蒙以養正,聖功也。” 此處的“蒙”即指啟蒙教育。
    • 以:介詞,表示憑借、通過、用來。
    • 養:涵養、培養、培育。
    • 正:正道、純正的品德、正确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指符合社會倫理道德和自然規律的根本道理。
  2. 整體釋義 “蒙以養正”直譯為:在童蒙時期(或教育的初始階段),就要培養純正無邪的品德和正确的思想觀念。 它強調教育的基礎和首要任務在于品德培養,在孩子心靈純淨、可塑性最強的幼年階段,就要施以正确的引導,使其樹立端正的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價值觀,為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人格基礎。這被視為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成就聖賢功業的基礎(“聖功也”)。

  3. 教育哲學内涵 此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核心原則:

    • 德育為先:認為道德品質的培養是教育的首要任務,比知識技能的傳授更為根本。
    • 早期教育的關鍵性:認識到兒童早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進行正确的引導事半功倍,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防止不良習氣的滋生。
    • 防微杜漸:在錯誤思想或不良習慣萌芽之初就加以糾正和引導,使其歸于正道。
    • 塑造健全人格:目标是培養具有正直、善良、誠信等基本美德的人。
  4. 現代漢語詞典釋義參考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的相關字義及該成語的通用解釋:

    “蒙以養正”指在兒童啟蒙教育階段,就應注重培養其純正的思想品德和端正的行為習慣。強調教育的基礎在于德育,在初始階段就要引導其走上正道。

來源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蒙以養正”是一個源自《易經》的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釋義與出處

  1. 核心含義
    指從童年階段開始施以正确的教育,培養端正的品德。其核心在于強調教育應始于蒙昧階段,通過引導使心智歸于正道。

  2. 文獻出處
    出自《易經·蒙卦》:“蒙以養正,聖功也。”意為在蒙昧時期涵養正氣,是聖人的功業。

二、深層解讀

  1. 教育視角
    成語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認為童年是塑造人格的關鍵時期,需通過教化使人擺脫蒙昧。例如王陽明心學将其延伸為“養晦”的功夫,即專注存養内在正氣,而非外在辨析。

  2. 哲學意涵
    “蒙”不僅指兒童蒙昧狀态,也可理解為謙遜自守的态度;“養正”則指通過持續修養達到品性純正。

三、用法與延伸

四、相關概念

“蒙以養正”既是教育方法論,也蘊含修身哲學,強調從源頭培養純正心性。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易經》原文及王陽明心學相關論述。

别人正在浏覽...

白鳝軷涉裱背匠标老兒鼻韻母乘急持掣鋤頭從女道店大人國芳罇風竇馮公佛廟感結高次方程高瞭高烈共用光彩瓜瓤行政訴訟褐煤河清酒換兌禍不單行節上積霤晉京金聲玉色急轉勞劇冷水燙豬兩讓路澀馬蹄表梅霖逆子盤薄平水年佥套潛泳欽鸮憩宴入鐵主簿上兌慎潰神緣設容試守十族私義貪吃懶做外庸望梅汙抔無顔落色稀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