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甲倍道的意思、卷甲倍道的詳細解釋
卷甲倍道的解釋
卷起铠甲,急速前進。指急行軍。語本《孫子·軍事》:“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裡而争利,則擒三将軍。”《新五代史·吳世家·楊行密》:“ 行密 乃走 廬州 。久之,未知所嚮,問 襲 曰:‘吾欲卷甲倍道,西取 洪州 可乎?’”《明史·宋忠傳》:“ 燕王 度 忠 必争 居庸 ,帥精兵八千,卷甲倍道趨 懷來 。”
詞語分解
- 卷甲的解釋 收起武裝。謂撤退或休兵。 明 李東陽 《古樂府·馬嵬曲》:“上皇捲甲三川外,父老含悲 興慶 前。” 清 陸次雲 《圓圓傳》:“聞 吳将軍 捲甲來歸矣,徒以妾故,又復興兵。”.卷起铠甲。形容輕裝疾進
- 倍道的解釋 兼程而行;指一日走兩日的路程司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 新城。;;《三國演義》詳細解釋.兼程。《孫子·軍争》:“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裡而争利。”《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七年》:“将軍 屈右
網絡擴展解釋
“卷甲倍道”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讀音:juǎn jiǎ bèi dào(注:“卷”讀第三聲,“甲”讀第三聲)
- 字面含義:卷起铠甲,以加倍速度趕路。
- 引申義:形容軍隊急速行軍的狀态,強調輕裝快速前進。
二、出處與背景
- 最早來源:出自《孫子·軍事》:“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裡而争利。”
這裡指為争奪戰略優勢,士兵需輕裝疾行,甚至晝夜不停。
- 曆史用例:
《明史·宋忠傳》記載:“燕王度忠必争居庸,帥精兵八千,卷甲倍道趨懷來。”
描述燕王朱棣為搶占要地,率軍急速行軍的情景。
三、結構與用法
- 成語結構:聯合式,由“卷甲”(收起铠甲)和“倍道”(加倍速度趕路)兩部分組成。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用于描述軍事行動。
- 感情色彩:中性詞,側重客觀描述急行軍狀态。
四、補充說明
- 近義詞:倍道兼行、日夜兼程。
- 反義詞:緩步徐行、安營紮寨。
- 應用場景:多用于曆史、軍事類文本或成語接龍。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戰例或成語演變,可參考《孫子兵法》及《明史》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卷甲倍道》的意思
《卷甲倍道》是一個成語,意指卷起盔甲倍加努力地修築道路。它的意思是比喻在事業上付出巨大的努力,不斷突破自我的困難和障礙,以達到成功的目标。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卷甲倍道》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卷(juǎn)部首是卩,甲(jiǎ)部首是田,倍(bèi)部首是人,道(dào)部首是辵。它們的總筆畫數分别是8、6、9、12。
來源
《卷甲倍道》最早出現在《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這本曆史書中。它描述了戰國時期楚國将軍魏武安侯信甫率領楚軍修築道路的故事。楚軍在修建防線時,由于道路崎岖難行,魏武安侯信甫親自卷起盔甲,倍加努力地修築道路,最終成功通過了險阻。成語“卷甲倍道”由此而來,形容人在追求事業時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
繁體
《卷甲倍道》的繁體寫法是「捲甲倍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卷的寫法為「卷」,甲的寫法為「甲」,倍的寫法為「備」,道的寫法為「道」。
例句
他決心卷甲倍道,用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夢想。
組詞
卷簾、甲冑、倍增、道路
近義詞
锲而不舍、堅持不懈、百折不撓
反義詞
敷衍塞責、半途而廢、三心二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