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如夢如癡的意思、如夢如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如夢如癡的解釋

形容處于不清醒、糊裡糊塗的狀态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如夢如癡”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的精神狀态恍惚迷離,如同在夢境中一般,又帶着癡迷沉醉的神情。它常用來描繪人因極度沉浸于某種情境、情感或思緒中而表現出的失神、忘我的樣子。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義分析和文化内涵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詞典釋義與語義分解

  1. “如”

    意為“像”、“似”,表示一種比喻或相似的狀态。

  2. “夢”

    指夢境,喻指虛幻、朦胧、不真切的感受。此處強調精神恍惚,意識遊離于現實之外。

  3. “癡”

    指癡迷、沉醉,形容因過度投入而失去常态的專注或陶醉狀态。

    綜合釋義:像在夢中一樣迷離恍惚,又因癡迷而渾然忘我,整體描繪一種精神高度集中或情感極度投入時的失神狀态。


二、權威詞典出處與引用

該成語釋義可參考以下權威漢語工具書: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形容神情恍惚,如醉如癡。”

    來源: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紙質版可查證)。

  2. 《漢語成語大詞典》

    釋義:“如夢般迷離,如癡般沉醉。多形容人沉浸于美好事物時的忘我情态。”

    來源:中華書局出版,ISBN 978-7-101-14657-3。

  3. 《新華成語詞典》

    補充說明:“常用于文學描寫,表現人物對景、情、藝術的極度陶醉。”

    來源: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0348-0。


三、文化内涵與使用場景

  1. 情感表達

    多用于描繪對自然美景(如“面對山水,如夢如癡”)、藝術體驗(如“聽琴聲而如夢如癡”)或愛情(如“相思成疾,如夢如癡”)的深度沉浸。

  2. 文學意境

    古典詩詞中常見類似表達,如李商隱“莊生曉夢迷蝴蝶”的迷離感,或湯顯祖《牡丹亭》中杜麗娘“夢回莺啭,亂煞年光遍”的癡幻交織。

  3. 與現代心理學的關聯

    近似心理學中的“心流”(Flow)狀态,即全身心投入某事時忘卻時間與自我的體驗,但更側重朦胧感而非高效專注。


四、例句示範

他伫立畫前,凝視那抹遠山淡影,竟看得如夢如癡,連友人呼喚也未察覺。

——仿自朱自清散文對自然審美的描寫風格。


“如夢如癡”融合了夢境般的恍惚與癡迷的沉醉感,是漢語中極具畫面感的心理狀态描寫。其權威釋義可追溯至主流詞典,且在文學創作中承載着深厚的審美意蘊。

網絡擴展解釋

“如夢如癡”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rú mèng rú chī,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解釋

形容人處于不清醒、糊裡糊塗的狀态,仿佛沉浸在夢境或癡迷中,難以分辨現實與虛幻。


二、結構與出處

  1. 結構:由“如”字重複構成,通過“夢”與“癡”的并列,強調狀态的迷離感。
  2. 出處:最早見于唐代元稹的《連昌宮詞》:“歸來如夢複如癡,何暇備言宮裡事。”

三、使用場景與例句


四、同義詞與擴展


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柏梯包篚砭治插子陳賀池苑池魚遭殃棰搒呆闆逮送大冥打釺電旗地雞放讓風緩剛斷公計詭情含垢忍污號簾慌忽簡帖賈售記録本扃堂極是寄錫卷甲韬戈刻疵款至癞蛤蟆斂衆麟鳳淪照蝒馬貉奴箳篂切齒拊心青杳輕重量級求爹爹告奶奶曲米春燒丹勝敗乃兵家常事盛古石臼蔬菲術精贖款鍮石拖杷王蓬芮廂藍旗象貌相肖閑口說閑話閑奏曲歇間席卷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