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曲蓋的意思、曲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曲蓋的解釋

儀仗用的曲柄傘。《晉書·馬隆傳》:“其假節、宣威将軍,加赤幢、曲蓋、鼓吹。” 宋 蘇轼 《夢齋銘》:“人有牧羊而復者,因羊而念馬,因馬而念車,因車而念蓋,遂夢曲蓋鼓吹,身為王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曲蓋”是古代儀仗用具,指帶有曲柄的傘蓋,主要用于防風及彰顯威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形制與功能
    曲蓋的傘柄呈彎曲狀,這種設計源于周代。據《古今注》記載,姜太公因伐纣時遇大風折蓋,遂改進為曲柄結構以增強抗風能力。其傘面通常下垂,常見于帝王或高官儀仗隊列中,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

  2. 曆史記載與用途

    • 《晉書·馬隆傳》提到,馬隆被授予“曲蓋”作為身份象征,與赤幢、鼓吹并列,表明其地位。
    • 宋代蘇轼在《夢齋銘》中以“曲蓋鼓吹”隱喻顯赫權勢,側面反映其文化内涵。
  3. 考古佐證
    山東嘉祥漢畫像石中的“周公輔成王”圖像,描繪了曲蓋的實際形态,傘面下垂印證了文獻描述。

曲蓋是古代儀仗制度中的重要器物,兼具防風功能與等級标識作用,其形制演變體現了古代工藝與禮儀的結合。更多細節可參考《晉書》《古今注》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曲蓋是什麼意思

曲蓋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将曲線嵌入或遮蓋事物的頂部、邊緣或表面,以增添一種藝術感或造型效果。比喻經過改造或修飾後呈現出典雅而有吸引力的樣子。

曲蓋的拆分部首與筆畫

曲蓋由“曲”和“蓋”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曲”是由左右兩個部首“曰”和“義”組成,共3個筆畫;“蓋”是由上下兩個部首“皿”和“個”組成,共9個筆畫。

曲蓋的來源

曲蓋源自于古代的建築和藝術領域。在古代建築中,人們經常在屋頂或柱子的頂部裝飾上加入曲線形狀的建築元素,以美化建築的外觀。而在藝術創作中,曲線的應用能夠賦予作品一種流暢的動感和協調的美感,因此人們将曲線嵌入或遮蓋物體,以營造出一種優雅而獨特的效果。

曲蓋的繁體寫法

繁體字中,曲蓋的寫法為「曲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曲蓋的寫法稍有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說文解字》中将曲蓋的曲線形狀寫得更彎曲,并在頂部加上了一點,表示疊加的效果。

曲蓋的例句

1. 這幅畫使用了曲蓋的手法,使得整個畫面顯得更加生動有趣。

2. 那座古建築的檐角采用了曲蓋的裝飾,為整體增加了藝術氣息。

曲蓋的組詞

曲線、蓋章、蓋子、蓋樓

曲蓋的近義詞

結合、裝飾、嵌入

曲蓋的反義詞

簡約、樸實、素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