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郐下的意思、郐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郐下的解釋

見“ 鄶下無譏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郐下”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的典故“郐下無譏”,原指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季劄觀周樂時,對《詩經》中《郐風》之後的詩歌不再評論的行為。具體含義如下:

  1. 本義
    季劄在魯國聆聽周樂,當演奏到《郐風》(諸侯國郐國的詩歌)時,他認為郐國弱小且政治衰微,其後的《曹風》等更無值得評議之處,因此“自《郐》以下無譏焉”(從《郐風》往後的詩歌不再批評)。

  2. 引申義
    後以“郐下”比喻水平低下、不值得關注的事物,或指代“不值一提”的範疇。例如清代李漁《閑情偶寄》用“郐下”形容低劣作品,暗含輕蔑之意。

  3. 文化内涵
    該詞反映了古代以政治興衰評判文藝的觀念,也體現“微言大義”的批評傳統,即通過細節映射整體價值判斷。

此典故衍生出成語“自郐以下”,現多用于學術、藝術領域,批評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或整體水平平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郐下

《郐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意思是字面上的“下郐”。接下來我們将對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進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郐下》的拆分部首是“阝”和“下”,其中“阝”是表示位置的部首,表示守衛等意思,而“下”是表示位置的部首,表示向下的意思。它由6個筆畫組成。

來源

據認為,《郐下》為古代詩詞《唐詩本義》中的詞牌名。它源于唐代的地名,郐國是古代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因此,可以理解為“位于郐國下面的地方”。

繁體

《郐下》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郤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郐的寫法是與今天有所不同的。它的現代寫法是“邽”,表示一個古代的地名。下的寫法與現代相同,表示向下的意思。

例句

這是一句使用《郐下》的例句:他去了郐下,尋找失散的親人。

組詞

根據《郐下》的意思,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近義詞

與《郐下》近義的詞彙有:“下方”、“底下”等。

反義詞

與《郐下》反義的詞彙有:“上方”、“上面”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