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屋的意思、碓屋的詳細解釋
碓屋的解釋
舂米作坊。 宋 劉克莊 《宿山中》詩之二:“就泉為碓屋,纍石作書龕。” 嚴辰 《韶山沖--訪毛6*主6*席故居》詩:“一間碓屋,一片曬谷坪,都充滿了誠懇、淳樸的氣氛。”
詞語分解
- 碓的解釋 碓 ì 木石做成的搗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屋的解釋 屋 ū 房,房間:屋子。屋宇。房屋。 家:“吳中過客莫思家,江南畫船如屋裡。” 車蓋,覆蓋物:黃屋(古代帝王所乘車上以黃缯為裡的車蓋,亦指帝王車)。屋社(王朝傾覆的代稱)。 古代井田的區劃,一屋合三百畝。 筆畫數:; 部首:屍;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碓屋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碓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碓屋(拼音:duì wū)指舂米作坊,即傳統農業社會中用于加工稻谷、去除谷殼的專用場所。其名稱來源于“碓”(一種腳踏式舂米工具)和“屋”(房屋)的組合,字面含義為“放置碓具的房屋”。
二、詳細釋義
-
功能與結構
碓屋通常配備石臼、木杠、杵等工具,通過人力踩踏木杠帶動石杵反複捶打谷物,完成脫殼或磨粉工序。例如宋代劉克莊的詩句“就泉為碓屋,纍石作書龕”,描述了利用水力或人工操作的場景。
-
文化與社會意義
碓屋不僅是生産空間,也承載着傳統農耕文化。例如在毛澤東故居的描述中,碓屋與曬谷坪共同構成淳樸的鄉村生活畫面。
三、延伸用法
部分語境中,“碓屋”被引申為勤奮勞作的象征(如提到的成語用法),但此含義較罕見,更多文獻仍以實際場所為解釋主體。
四、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農具或傳統作坊,可參考、6、8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碓屋(讀音:duì wū)這個詞是指古代用來碾磨谷物的建築物,也可以指代從事碾磨谷物工作的人。以下是有關碓屋的相關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碓(音:duì):石(石部)+ 京(亠部,丷)+ 瓦(瓦部)
- 屋(音:wū):屍(屍部)+ 一(丨)
2. 來源:碓屋一詞最早出現于《爾雅》經典文獻中,用以描述碾磨谷物的工具和場所,并逐漸發展為指代碾磨谷物的人。
3. 繁體:碓屋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碓屋」。
4.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漢字小篆的寫法,碓屋的字形為「碓屋」。
5. 例句:
- 我們去鄉下參觀了一座古老的碓屋。
- 這位碓屋師傅碾磨出的面粉非常細膩。
6. 組詞:
- 碓屋師傅
- 碓屋工作
- 碓屋建築
7. 近義詞:
- 磨坊(指用來研磨谷物的建築物)
- 碾坊(指用來碾磨谷物的建築物)
8. 反義詞:
- 磨坊主人(指擁有磨坊的人)
- 非碓屋工作(指與碾磨谷物無關的工作)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