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衙署中掌接待、侍奉等的吏員。《水浒傳》第五九回:“船上客帳司出來答道,此是朝廷太尉,奉聖旨去 西嶽 降香,汝等是 梁山泊 義士,何故攔截?”《水浒傳》第五九回:“客帳司假意出入禀覆兩遭,卻引推官入去,遠遠階下參拜了。”
“客帳司”是中國古代衙署中的一種基層吏員,主要職能與接待、侍奉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客帳司(拼音:kè zhàng sī)指衙署中負責接待賓客、處理日常侍奉事務的吏員。其名稱由“客”(賓客)、“帳”(文書記錄)、“司”(職掌)三部分構成,體現其職責範疇。
主要職能
根據文獻記載,客帳司的職責包括:
文獻例證
該詞多見于古典小說,如《水浒傳》第五九回:“客帳司假意出入禀覆兩遭,卻引推官入去,遠遠階下參拜了。” 第八回則提到其與提轄官的分工,體現其基層官吏性質。
補充說明
客帳司屬于古代行政體系中的低級職位,多見于宋元時期,其職能與現代的行政接待或文書管理人員有類似之處,但更側重禮儀性和執行性任務。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水浒傳》相關章節或古代職官研究資料。
《客帳司》是一個中國古代的官職名稱,主要負責管理宴請賓客和記錄賓客的姓名、來訪目的等事務。在古代社會中,宴請賓客是一種表示尊重和待客的重要禮儀,因此設立了專門的官職來負責此項工作。
根據《康熙字典》,《客帳司》可以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客帳司》一詞是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官府名稱。在古代社會中,官府負責管理事務和行政管理。繁體字形為「客帳司」。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字形和現代漢字存在一些差異。根據研究,古時候「客帳司」的字形為:
客:宀上一橫,下橫連一豎,再下一橫
帳:上面一橫,下面三點
司:上中兩點,下面一橫
1. 兒子獲得了《客帳司》的職位,負責接待賓客。
2. 這個宴會上,客帳司的服務出色,受到了賓客的一緻好評。
1. 客廳:接待賓客的大廳。
2. 帳篷:搭建起來的臨時住所。
3. 司儀:負責主持宴會或儀式的人。
賓客接待、來賓管理
主人、主辦方、待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