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任信的意思、任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任信的解釋

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南史·循吏傳·郭祖深》:“上不任信下,轉相督促。” 明 宋濂 《禦史中丞章公神道碑銘》:“ 惟淵 乃 胡君 所任信者,既伏誅,部曲莫不股栗。” 清 昭槤 《嘯亭續錄·金司寇》:“ 阿文成公 為其所紿,以為豪吏,頗任信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任信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為“信任并加以任用”,強調對某人的信賴與委以職責的雙重行為。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分析與文獻用例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将“任信”定義為:

信任并任用。

例證: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四十一》載:“(代宗)任信宦官,猜忌将帥。”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1267頁。

現代用法中,“任信”屬書面語,多用于曆史叙述或政論語境,表意凝練莊重。


二、字源解析

  1. 《說文解字》:“任,符也。”本義為“承擔、負荷”,引申為“委派職務”“托付職責”。如《論語》“任重而道遠”。

  2. 《說文解字》:“信,誠也。”本義為“言語真實”,引申為“信任”“信賴”。如《史記》“民無信不立”。

    二字複合後,“任信”融合“委任”與“信賴”之義,凸顯權力賦予與情感認同的結合。


三、經典文獻用例

  1. 《資治通鑒·唐紀》(北宋·司馬光)

    “代宗任信宦官,外朝之臣雖李、郭之勳,皆忌之。”

    此句批判唐代宗過度寵信宦官,疏遠功臣,體現“任信”的權力分配色彩。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資治通鑒》,1956年,卷二百二十四。

  2. 《明史·奸臣傳》(清·張廷玉)

    “熹宗任信魏忠賢,緻閹黨橫行,忠良盡黜。”

    描述明熹宗重用宦官魏忠賢導緻朝綱敗壞,印證“任信”對政局的影響。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明史》,1974年,卷三百五。


四、現代語境應用

當代使用中,“任信”多見于曆史研究、政治評論領域,如:

“君主若任信小人,必緻國勢衰微。”

其語義強調“因信任而賦予權力”,與單純“信任”(如情感信賴)存在區别。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2. 司馬光. 《資治通鑒》[M]. 中華書局, 1956.
  3. 張廷玉. 《明史》[M]. 中華書局, 1974.

網絡擴展解釋

“任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rèn xìn,其核心含義為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字義分解

3.曆史用例

4.現代應用

5.例句參考



“任信”融合了“信任”與“托付”的深層含義,既可用于曆史語境中的權責關系,也適用于現代對個人或集體的信賴表達。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來源,可參考漢典及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保正璸晖波腳岑岑塵鞍城阻沉靜寡言春馌忩忩村賽殿阙第五笃愛斷饨對勘方枘藩嶽楓樹菌芙蓉面甘棠之愛蠱蛔鶴鼎合度黑衣郞鹘起轇軋祭哜脊鸰荊高矜緩空青狂達斂弛鄰保履榮馬嚼菜迷你裙模勒排抑貧生破酲諐囚鬐鬣親嘴其諸擅行不顧山菌盛才升坐水袖四象锼齧同趣往教桅杆小秋洗剝西窗剪燭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