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敍的意思、诠敍的詳細解釋
诠敍的解釋
亦作“詮叙”。闡述;記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夫法者,非有非空,難用詮敍,惟佛與佛乃能究述,豈伊愚昧所能詳議?” 明 李東陽 《贈固原伯劉公世墓修建記》:“既告成事, 廷弼 念締造之艱,慮其久而廢也,屬翰林 張吉士 禬 詮叙其始末,請記於予。”
詞語分解
- 诠的解釋 诠 (詮) á 解釋:诠解。诠注。诠釋。诠證。诠言。诠次(a.條理、層次,如“辭無诠诠”;b.選擇和編排,如“诠诠不精,緻有差誤”)。 事物的理:直诠(即真理)。發必中(恘 )诠(說出話來必定符合事理
- 敍的解釋 敍 ù 同“叙”。 筆畫數:; 部首:攴;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诠敍”是一個中文成語,發音為quán xù,其核心含義為詳細叙述或闡述事物的情況或道理。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诠:指詳細解釋、闡明;敍:表示叙述、陳述。兩者結合強調通過有條理的表達,使事物或道理被清晰呈現。
- 常見應用場景包括學術研究(如理論分析)、法律文件(如條款說明)、教育教學(如概念解析)等。
2.古籍與曆史用例
- 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曾用“難用詮敍”描述佛法深奧難以詳盡闡述。
- 明代李東陽在《贈固原伯劉公世墓修建記》中提到“詮叙其始末”,指對事件始末的完整記述。
3.現代使用與注意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書面語境。
- 寫法變體:亦作“詮叙”(“敍”與“叙”為異體字)。
4.與近義詞的區分
- “闡述”:側重系統性說明,邏輯性強;“诠敍” 更強調詳細性和完整性,多用于複雜内容的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大唐西域記》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诠敍》的意思
《诠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詳細解說或陳述。
《诠敍》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诠敍》的拆分部首是讠(讠是表示言語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是17畫。
《诠敍》的來源
《诠敍》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晚,可以追溯到清代。它的字義在《康熙字典》中并沒有詳細的解釋,但在其他的辭書和文獻中可以找到相關的意思。
《诠敍》的繁體
《诠敍》的繁體字是「詮敘」。
古時候《诠敍》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诠敍」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寫法是「詮叙」。不同的人和時期的寫法也可能會有所不同。
《诠敍》的例句
1. 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诠敍了這個複雜的科學理論。
2. 這本書诠敍了一個令人入迷的故事,讀起來非常有趣。
《诠敍》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诠釋、诠釋性、诠釋學。
近義詞:陳述、叙述、解說。
反義詞:隱晦、模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