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阿鼻地獄的意思、阿鼻地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阿鼻地獄的解釋

佛教八大地獄之一。《敦煌變文集·目連緣起》:“七日之間,母身将死,堕阿鼻地獄,受無間之餘殃。” 明 徐複祚 《投梭記·恣劫》:“若是 王導 知情的,永堕阿鼻地獄。” 柯靈 《香雪海·從<秋瑾傳>說到<賽金花>》:“八國聯軍鐵蹄下的故都,燒殺淫掠,如阿鼻地獄,盡人皆知。”舊題 宋 蘇轼 《艾子雜說》:“其貴人叩頭乃服,王曰:‘可付阿鼻獄。’乃有牛頭人數輩執之而去。” 清 黃遵憲 《倫敦大霧行》:“忽然黑暗無間堕落阿鼻獄,又驚惡風吹船飄至羅刹國。”參見“ 阿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阿鼻地獄是佛教術語,源自梵語"Avīci"的音譯,意為"無間地獄",指八大地獄中最底層、刑罰最慘烈的終極受苦處所。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該詞最早見于東漢安世高所譯《佛說十八泥犁經》,形容罪人堕入此獄後将承受"無間斷之苦",包含"時無間、形無間、受苦無間"三層含義。

從佛教義理角度分析,《佛學大辭典》記載阿鼻地獄具有三個核心特征:一為空間特性,處于閻浮提地下二萬由旬處;二為業報屬性,專懲"五逆重罪"者;三為時間維度,刑期長達一中劫(約1.34億年)。《俱舍論》卷十一更明确指出,此獄以"猛火遍滿、無間隙處"得名,罪者身形大如須彌,卻要蜷縮于狹小銅釜受烹煮之刑。

該詞在漢語語境中産生引申義項。《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其比喻用法,形容人遭受極大痛苦或難以擺脫的困境,如《醒世姻緣傳》第六十四回"教他這們一頓折堕,你也就像堕入阿鼻地獄一般"。佛教哲學研究專家方立天教授在《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中強調,此概念反映了佛教因果觀對中華倫理體系的深遠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阿鼻地獄”是佛教術語,指最深層、痛苦永續不斷的地獄,其解釋可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二、核心特點(佛教教義)

  1. 五無間性
    • 時間無間:痛苦一刻不停;空間無間:地域廣袤無逃生可能;
    • 刑罰無間:受多種酷刑(如火燒、鐵鍊穿刺);壽命無間:壽命極長且無法提前終結;
    • 受苦無間:罪人需同時承受所有刑罰,無喘息之機。
      示例:如《查字典》描述罪人被“空心銅樁鍊手足,焚燒燙燼心肝”。

三、比喻與引申義

四、文獻出處與關聯概念

五、實際用法

“阿鼻地獄”既是佛教核心概念,也被廣泛用于文學和日常表達,強調極端的苦難與絕望。

别人正在浏覽...

白高帽變成愎戆畢昴陳谷子爛芝麻陳誼垂哀村齋大勢所趨燈炷敵禮斷雨殘雲番兵訪賢風雷高心公職人員乖寡骨肉相連烘烔懷山襄陵幻海惠而不費堅挺簡子藤嬌媄掎裳連袂幾端截翦積閥阚虓窾奧狂泉來人連及烈铮铮鄰亞陋野緑内障馬架末俗木鶴仙人釀母菌釀制怒猊遷謝情鐘氣壯河山蝺偻人樣子散劑三瓦兩舍燒烤説憙送風機塔院猥壻刎頸之交險徼協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