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緝綏的意思、緝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緝綏的解釋

整治綏靖。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朕亦本拟與 元濟 ,恐其年少未能理事,所以未便處置,待其稍能緝綏,然拟許其承繼。” 前蜀 杜光庭 《什邡令趙郁周天醮詞》:“鄉裡凋荒,緝綏尤切,洗心求瘼,克己徇公。” 宋 範仲淹 《延州謝上表》:“況經侵軼之虞,彌籍緝綏之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緝綏”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ī suí,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曆史文獻中有所體現,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詞由“緝”和“綏”兩字構成:

二、詳細解釋

  1. 軍事與邊疆場景
    原指迅速捕捉敵人、穩定邊疆,例如唐代韓愈在《論淮西事宜狀》中提到通過“緝綏”手段處理藩鎮問題。
  2. 地方治理場景
    前蜀杜光庭的文獻中,用“緝綏”描述地方官在民生凋敝時需“洗心求瘼,克己徇公”,強調通過勤政恢複秩序。
  3. 綜合政治策略
    宋代範仲淹在《延州謝上表》中,将“緝綏”與邊疆防禦結合,體現武力與安撫并用的治理理念。

三、近義詞與用法

四、文獻例證

唐·韓愈:
“待其稍能緝綏,然拟許其承繼。”
宋·範仲淹:
“況經侵轶之虞,彌籍緝綏之政。”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至宋代相關史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緝綏:什麼意思

《緝綏》這個詞意思是指處置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秩序。它在古代主要指擔任治安保衛、鎮壓叛亂或偵破案件等職責。

拆分部首和筆畫

《緝綏》這個詞的部首是纟(糸)和手,部首拆分後,纟(糸)是指絲的意思,手是指手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和繁體

《緝綏》這個詞源于古代,最早出現在《漢書·律曆志》這本書中。在繁體中,《緝綏》的寫法為「緝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緝綏》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在不同的古籍或碑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寫法。但在整體上,它的基本形狀和現代書寫相似,隻是有些許簡化和變化。

例句

1. 警方派出特警隊來緝綏罪犯,維護社會的安甯。

2. 在古代,皇帝會命令将軍們去緝綏叛亂,保護國家的穩定。

組詞

緝拿、緝捕、緝查、緝私、綏靖、綏甯。

近義詞

追捕、搜捕、緝捕。

反義詞

保護、維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