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詮叙”。阐述;记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夫法者,非有非空,难用詮敍,惟佛与佛乃能究述,岂伊愚昧所能详议?” 明 李东阳 《赠固原伯刘公世墓修建记》:“既告成事, 廷弼 念缔造之艰,虑其久而废也,属翰林 张吉士 禬 詮叙其始末,请记於予。”
“诠敍”是一个中文成语,发音为quán xù,其核心含义为详细叙述或阐述事物的情况或道理。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大唐西域记》等古籍原文。
《诠敍》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详细解说或陈述。
《诠敍》的拆分部首是讠(讠是表示言语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是17画。
《诠敍》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晚,可以追溯到清代。它的字义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详细的解释,但在其他的辞书和文献中可以找到相关的意思。
《诠敍》的繁体字是「詮敘」。
在古代,「诠敍」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写法是「詮叙」。不同的人和时期的写法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1. 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诠敍了这个复杂的科学理论。
2. 这本书诠敍了一个令人入迷的故事,读起来非常有趣。
组词:诠释、诠释性、诠释学。
近义词:陈述、叙述、解说。
反义词:隐晦、模糊。
碍上碍下扳本边戈楚船呆登登谠言直声玷尘冬候鸟东坡体笃深访善房主泛酸共商国是瓜分广润王鳏穷古兴和籴讲散蹇缺简閲蠲罢儁拔濬齐喇伙剌塔磊磈恋皁瞭望台骊火临硎昧履辗然巧捷清风子倾泼全新群听热酒辱行三迁之教啬民师宜收录铄绝送年盘算课碎浪损辱韬鳞特起通平头头投杼之疑微特涎不痴香油钱鞋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