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瓦匠使用的砌牆工具。 明 顧其志 《攬茝微言》:“一日慈聖賜一篋,緘識甚固,疑是重寶,開視則瓦匠所用泥水刀也。”
“泥水刀”是傳統泥瓦匠使用的一種砌牆工具,具體解釋如下:
指泥瓦匠在砌牆時使用的專業刀具,主要用于修整磚縫、切割磚塊或塗抹泥灰。其名稱由三個單字構成: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顧其志《攬茝微言》中的典故:慈聖太後曾賜一密封木箱,衆人以為是珍寶,打開後發現是瓦匠用的泥水刀,側面反映此工具在古代建築中的重要性。
作為傳統建築技藝的代表性工具,泥水刀見證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其名稱也承載了漢語構詞的具象化特征——通過“泥”“水”“刀”三字直觀描述工具用途。
提示:該詞在現代建築中已逐漸被專業抹泥刀(如“瓦刀”“泥抹子”)取代,更多見于文獻記載或方言表述。
《泥水刀》是一個成語,意為匠人雕琢石頭或木材時所使用的刀具。
《泥水刀》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氵(水部)、氵(水部)和刂(刀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泥水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築行業。在古代,建築師和工匠常常使用泥水刀來雕琢石頭或木材,以制作精美的裝飾品。這個詞也常用于比喻一種精細、認真的态度。
《泥水刀》的繁體形式為「泥水刀」。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泥水刀」常常寫作「泥水刂」。刂是「刀」的舊字形,形狀略有差異。
1. 他在雕琢石雕時一絲不苟,就像拿着泥水刀一樣。
2. 這位匠人手持泥水刀,不斷雕琢着木材,手法熟練而精确。
泥塑、水泥、刀具、刀術、刀劍、刀刃、刀鋒等。
木刻刀、石刻刀、刻刀等。
毛筆、字刀。
注:以上所給内容是關于《泥水刀》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