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害釱的意思、害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害釱的解釋

古時禁锢人手足的刑具。《管子·幼官》:“旗物尚青,兵尚矛,刑則交寒害釱。” 戴望 校正:“‘害’當從 劉 説讀為‘轄’……蓋‘轄’與械音近,‘釱’與桎音近。《周禮·掌囚》注:‘在手曰梏,在足曰桎。’梏亦械類。以是推之,則此亦當雲‘在手曰轄,在足曰釱’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害釱”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古時禁锢人手足的刑具,類似腳鐐或手铐,用于限制犯人的行動自由。該詞最早見于《管子·幼官》中“刑則交寒害釱”的記載,說明其與古代刑罰制度相關。


字義分析

  1. “害”

    • 本義為傷害、損害(),但在“害釱”中通假為“轄”,指一種械具。
    • 另據《墨子·經上》等文獻,“害”與“惡”相關,引申為對人身的限制。
  2. “釱”

    • 讀作“dì”,本義為鐵制腳鐐。古代将束縛腳的刑具稱為“釱”,束縛手的則稱“梏”。

文獻出處


“害釱”是古代用于束縛手腳的刑具,體現了早期法律中對人身自由的嚴格限制。其名稱結合了“害”(械具)與“釱”(腳鐐)的雙重含義,屬于冷門古漢語詞彙,多出現于曆史文獻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害釱

害釱(hài dì)是一個多音字,有兩個不同的意思。在古代漢語中,害釱指的是給人類帶來危害的動物;在現代漢語中,害釱的意思是被動的、受到傷害或損失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害釱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宀(mián)+ 釆(biǎn)+ 4筆 = 害

木(mù)+ 釆(biǎn)+ 4筆 = 釱

來源和繁體

害釱是古代漢字的組合,害的意思是對人類有害的動物,釱的意思是某種動物的名字。在繁體字中,害釱的寫法是害隰。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害的寫法為宀(mián)+ 毋(wú),指的是家門外有危險的動物。釱的寫法為木(mù)+ 弟(dì),指的是某種有害的動物的名字。

例句

1. 他把那隻害釱的昆蟲放在一個玻璃瓶裡。

2. 這場旱災對農民造成了嚴重的害釱。

組詞

害蟲、害獸、害人、害物、害群、害怕、害害、害心等。

近義詞

危害、傷害、損害、威脅

反義詞

保護、利益、安全、健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