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勸進的意思、勸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勸進的解釋

(1).鼓勵促進。《漢書·王莽傳中》:“幾上下同心,勸進農業。”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前者選擇諸侯為公卿,所以砥礪藩屏,勸進忠信。”《晉書·武帝紀》:“諸令史前後,但簡遣疎劣,而無有勸進,非黜陟之謂也。”

(2).指勸登帝位。《南史·宋紀上》:“於是 陳留王 虔嗣 等二百七十人及 宋 臺群臣并上表勸進,猶不許。”《北史·許謙傳》:“及 慕容垂 死, 謙 上書勸進。” 魯迅 《花邊文學·趨時和複古》:“ 康有為 永定為複辟的祖師, 袁皇帝 要 嚴複 勸進, 孫傳芳 大帥也來請 太炎先生 投壺了。”參見“ 勸進表 ”。

(3).指勸酒。 清 錢棨 《沁園春》詞:“三杯勸進,少此嬋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勸進”是一個曆史性較強的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 鼓勵促進
    指通過勸導、激勵來推動某事的進行。例如《漢書·王莽傳中》提到“勸進農業”,即通過政策或措施促進農業發展。這一用法多用于政治或社會管理領域,強調通過引導實現目标。

  2. 勸登帝位
    特指勸說實際掌權者稱帝。例如《南史·宋紀上》記載群臣“上表勸進”,即擁戴新君即位。魯迅在《趨時和複古》中也提到袁世凱被勸進稱帝的史實。這是該詞最具曆史特色的用法,常見于政權更疊時期。

  3. 勸酒
    引申為酒席間勸人飲酒。如清代錢棨的《沁園春》詞中“三杯勸進”,即以詩文形式描述酒宴場景。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勸進

《勸進》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指鼓勵、督促向前進取。下面我們将介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勸進》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勸”和“進”。其中,“勸”的拆分部首是“力”,它的筆畫數為5;“進”的拆分部首是“辶”,它的筆畫數為辶。所以,整個成語《勸進》的總筆畫數為5+辶。

來源

《勸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例如《左傳·莊公二十五年》中就有使用。在古代社會,人們常常用這個成語來表達對他人前進的鼓勵和支持。

繁體

《勸進》的繁體寫法是「勸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勸進》在古代常使用的寫法是「勸進」。

例句

1. 領導的鼓勵和指導是我勸進的動力。 2. 我們要互相勸進,共同進步。

組詞

與《勸進》相關的組詞有:勸告、勸說、進步、進取。

近義詞

與《勸進》意思相近的詞有:鼓勵、督促、推動、激勵。

反義詞

與《勸進》意思相反的詞有:阻止、拖延、落後、停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