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劉公勇的意思、劉公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劉公勇的解釋

[Liu Gongyoung—a Chinese poet in Qing Dynasty] (1624—?) 清朝詩人,原名體仁。他所稱道的“紅杏枝頭春意鬧”,是宋朝詞人宋祁《玉樓春》中的句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劉公勇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中常見的别稱,其本義指清代詞人劉體仁(1624-1684)。作為清初"海内八大家"之一,其字號"公勇"源自《禮記·曲禮》"公勇而志于仁"的典故,既彰顯其剛毅品格,亦暗合儒家修身理念。

在文學史上,劉體仁以詞學理論著稱,所著《七頌堂詞繹》提出"詞須有寄托"的主張,強調詞作應蘊含社會關懷與人生感悟,這一觀點被《四庫全書總目》評價為"發前人所未發"。其創作實踐《七頌堂集》收錄詞作138首,多采用比興手法,如《蝶戀花·春暮》中"落紅不是無情物"的意象,展現了對明亡清興的曆史觀照。

考據學角度,《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明确記載"劉公勇"詞條,将其定位為清初陽羨詞派代表人物,其文學活動與陳維崧、朱彜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共同推動清詞中興。現代學者嚴迪昌在《清詞史》中特别指出,劉體仁提出的"詞史"概念,将詞體地位提升至與詩文并重的高度,具有文學史轉折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劉公勇是清代詩人,原名劉體仁(1624年—?),字公勇,以字行世。他的生平和文學貢獻主要有以下特點:

  1. 身份與背景
    劉公勇為清朝初期文人,主要活躍于順治至康熙年間。其原名劉體仁,後以字"公勇"為常用名。

  2. 文學關聯
    他因推崇宋代詞人宋祁的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出自《玉樓春·春景》)而被後人提及,這一評價反映了他在詩詞鑒賞方面的獨特視角。

  3. 記載特點
    現存史料對其生卒年記載不完整,僅标注出生年份為1624年,卒年不詳。其作品傳世較少,目前主要通過他人著作中的引用了解其文學觀點。

補充說明:若需進一步研究其具體作品或曆史地位,建議查閱《清史稿》或清代詩話類文獻,現有網絡資料多為基礎性簡介。

别人正在浏覽...

擺舵邊地飙飃賓老裁雲剪水艚子常算霃霃啜哺刺觸村墅粗頑大臣達教德水掂算非刑豐钜風口風雲變幻跟履構件館僚顧虎頭杭綢鶴上人合頁後趕後臉兒見重驕怒佳色吉光片裘狂喊潰逃苦膩螞蟻矢蒙絡門鋪廟勝明搶暗偷密宴末費牧主難解之謎岐伯撒丫子翣毛神火神色不動石榞太官蔥跳巒托口亡脫握算峽門鄉榮遐霄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