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惡乎的意思、惡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惡乎的解釋

(1).疑問代詞。猶言何所。《公羊傳·莊公十二年》:“ 魯侯 之美惡乎至?” 何休 注:“惡乎至,猶何所至。”《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惡乎定?” 趙岐 注:“問天下安所定,言誰能定之?”《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梁 、 齊 、 楚 、 趙 之君非不富且貴也,惡虖成其名!”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三川震》:“自動自休,自峙自流,是惡乎與我謀?” 明 劉基 《郁離子·瞽瞶》:“日與天同其久者也,惡乎亡?” 清 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四:“由 莊 十二年《公羊傳》注及《孟子》注推之,則‘惡乎用吾情’,即‘何所用吾情’;‘惡乎淫’,即‘何所淫’。蓋‘惡’本訓‘何’,‘惡乎’,猶言何所,不必訓為‘於何’也。”

(2).歎詞。嗚呼。《韓詩外傳》卷二:“次及 晏子 ,捧杯血,仰天歎曰:惡乎! 崔子 将為無道而殺其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惡乎”是古代漢語中特有的疑問代詞,常見于先秦典籍與文言文系統,其核心含義為“于何”“怎麼”,用于表示對方式、處所或原因的疑問。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惡”通“烏”,表疑問;“乎”為介詞,相當于“于”,組合後形成固定結構。

從語法結構看,“惡乎”通常後接動詞或形容詞,構成倒裝句式。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天下惡乎定”,意為“天下安定于何處”(天下通過何種途徑實現安定),此處“惡乎”引導對實現途徑的追問。王力在《古代漢語》中指出,該詞本質是介詞結構前置,屬于上古漢語的典型語法現象。

在語義演變方面,《經傳釋詞》考據顯示,“惡乎”在周代文獻中已高頻使用,至漢代逐漸被“何由”“何以”等替代。現代漢語中保留在成語“始惡乎此”(始于此)等固定表達中,但日常使用已消亡。古籍典型用例可見《荀子·勸學》“學惡乎始?惡乎終?”,強調對學習起始與終結的哲學思辨。

網絡擴展解釋

“惡乎”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主要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作為疑問代詞(讀音:wū hū)

  1. 基本含義
    表示“何所”“哪裡”“怎麼”,用于疑問句或反問句。

    • 例1:《公羊傳·莊公十二年》
      “魯侯之美惡乎至?”(魯侯的美名傳到了哪裡?)
    • 例2:《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惡乎定?”(天下怎樣才能安定?)
  2. 語法功能
    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于何”,常與動詞搭配,表示對時間、地點、方式的提問。


二、作為歎詞(讀音:wū hū)

  1. 基本含義
    同“嗚呼”,表示感歎或驚訝。
    • 例:《韓詩外傳》卷二
      “惡乎!崔子将為無道而殺其君。”(唉!崔子竟做出弑君這種無道之事。)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古文語境判斷其含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公羊傳》《孟子》等原典及何休、趙岐的古注。

别人正在浏覽...

白蒼蒼百世白衣會鞭捶毞毲不死草才客測地線蛏田竄惡到此為止底根兒東流西上風翔覆妪高竦隔開蠱蝕捍隔嚆矢歡奮迥然焜奕立定腳跟綟绶六容賣空虛麥蚜謾妒滿滿堂堂滅此朝食明晰末日暮晖農圃蓬麻瓶筲潛涉硗戛青樓卭蒟去邪曲要稔歲散拙掃疥森嚴神谷攝陷縮砂密貪幸逃徙體信酴酒妄想亡厭香嬌玉嫩謝娘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