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掃盲的意思、掃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掃盲的解釋

[eliminate illiteracy;sweep out illiteracy] 指進行識字教育,清除文盲

掃盲運動

詳細解釋

掃除文盲。對不識字或少識字的進行識字教育。 趙樹理 《三裡灣·從旗杆院說起》:“到一九五二年,到處搞掃盲運動,縣裡文教科急于完成掃盲工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掃盲”是漢語中具有社會教育意義的複合詞,由動詞“掃”和名詞“盲”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掃盲”指“通過教育使不識字或識字少的人具備基本讀寫能力”,其核心目标是消除文盲現象,提升全民文化素質。

從漢字構成角度分析:

  1. “掃”的本義為“清除”,《說文解字》釋為“棄也,從手從帚”,引申為系統性地消除障礙;
  2. “盲”原指“目無眸子”(《漢典》),後擴展為“缺乏知識或能力”的比喻義。二字組合後形成動賓結構,強調通過主動措施解決知識匮乏問題。

在應用範疇上,該詞特指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推行的識字教育運動。根據教育部《中國教育統計年鑒》記載,1949年全國文盲率超過80%,至2000年已下降至6.72%,體現了掃盲工作的曆史成效。現代語境中,“掃盲”延伸至計算機、法律等領域的知識普及活動,如“數字化掃盲”“金融掃盲”等新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掃盲”指通過基礎教育消除文盲現象,主要針對不識字或識字量不足的群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标準
    掃盲的核心是識字教育,目标是讓文盲(識字量≤500字)和半文盲(500字<識字量≤1500字)掌握基本讀寫能力。例如,中國曾通過掃盲班、夜校等形式開展相關活動。

  2. 實施方式
    包括集中授課、社區教育、婦女專項班等。例如趙樹理在《三裡灣》中描述的1952年掃盲運動,反映了當時通過基層工作快速推進掃盲的特點。

  3. 意義與擴展
    掃盲不僅是識字教育,還涉及消除知識鴻溝,提升生活技能和社會參與能力。國際掃盲日(9月8日)的設立也體現了全球對這一問題的關注。

  4. 英文表達
    掃盲的英文翻譯為“eliminate illiteracy”或“sweep out illiteracy”。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或教育類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按牍不識之無騁誇催熟粗拙淡冶導纜器點素凋傷犢子肺附扶颠持危閤子狗尿苔寡命懷羊皇木回娘家濺射徼禍驕奢放逸角猯假人假義羁屬及屬就聘聚唇可嗔拉拽輪箘率心買壽溟濛靡佗敲牙啟荜七覺分畦畤祈子取庸三變颡骨三章商讨詩詞食用贖救填漆調説楟柰通平土兵亡羊路晩景無法無清頭鮮車健馬現成飯小平津下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