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ise;urge;exhort] 拿道理勸人
經再三勸告
(1).拿道理勸人。《新唐書·崔日用傳》:“會帝誕日, 日用 采《詩》大小雅二十篇及 司馬相如 《封禪書》獻之,借以諷諭,且勸告成事。” 沉從文 《阿金》:“但是禁不住地保用他的老友資格一再勸告。” 巴金 《秋》五:“ 覺民 放下 淑華 的辮子,拉着她的一隻手,半勸告,半開玩笑地說。”
(2).指勸人的話。 孫犁 《澹定集·同口舊事》:“他的這一勸告,我一直記在心中,受到益處。”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勸告漢語 快速查詢。
“勸告”是一個漢語動詞,指用言語或行動向他人提出建議、意見或警示,目的是讓對方接受并改變原有的想法、行為或态度。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點:
性質與目的
強調以理性、善意的方式引導對方,通常基于對對方的關心或對問題的客觀分析。例如,朋友勸告你注意健康,醫生勸告患者戒煙,均出于對他人利益的考慮。
與近義詞的細微區别
常見使用場景
語言特點
常用句式如“我勸告你…”“奉勸您…”,有時配合理由說明(如“勸告你别投資,因為市場風險高”)。語氣可溫和也可嚴肅,取決于語境。
反義與關聯
反義詞為“慫恿”“蠱惑”(含負面誘導)。關聯概念包括“忠告”(更強調誠懇與重要性)、“規勸”(偏正式或書面化表達)。
總結來說,“勸告”是一種以改善對方處境為出發點的溝通行為,需注意表達方式以避免引起抵觸情緒。在實際使用中,其效果往往取決于勸告者的權威性、理由的合理性及與被勸者的關系親密度。
《勸告》指勸說、告誡他人。它是由“言”和“告”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言”表示語言的意思,“告”表示告誡、勸誡的意思。
《勸告》共有11個筆畫,它的部首是“言”,屬于“言字旁”部。
《勸告》的字形古樸簡潔,來源于古代的篆書字體。它是在古代曆代演變、繁衍而來。
《勸告》的繁體字為「勸告」,和簡體字的意思和拼寫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上稍有不同。
在古代,有時将《勸告》寫作「勸勗」或「勸慰」,但意思仍然保持相同。
1. 她給了我一些建議和勸告,讓我在困境中更加堅強。
2. 這位長者的勸告深深觸動了我,使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 我從他的勸告中學到了很多有關生活的重要道理。
勸導、勸解、勸慰、勸說
告誡、規勸、勸誡、訓誡
順從、聽從、違抗、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