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監臨主守;監督看守。《唐律·名例二·十惡反逆緣坐》:“即監臨主守,於所監守内犯姦盜略人,若受財而枉法者亦除名。” 唐 楊炯 《庭菊賦》序:“天子幸於 東都 ,皇儲監守於 武德之殿 。”《宣和遺事》後集:“當時北國皇帝專使我二人監守你父子。”《水浒傳》第五四回:“小人是當牢節級 藺仁 前日蒙知府 高廉 所委,專一牢固監守 柴進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6*九回:“我到這裡陪你,就是要監守住你,防到你有三長兩短的意思。”
(2).指監督看守的人。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用刑》:“然又有行枷,其製薄少,可戴負而行無難也,孰知仇奸買浼監守,傾仆其人,頸喉斷絶。” 胡道靜 《片斷回憶業師陳乃乾》:“老師歸仙之日,我陷獄中。老伴每月得一探監,見面時間不逾十分鐘,左右又有監守。”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監守漢語 快速查詢。
“監守”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指監督看守或監臨主守的職責。以下是詳細解釋:
監督看守
指對特定對象(如物品、場所、人員)進行持續的監管和保護。例如:
選舉時票箱由專人監守。()
監臨主守
古代法律術語,指官員或責任人對其管轄範圍内的行為負有監督和管理的義務。如《唐律》中規定,監守者在職責範圍内違法需受重罰()。
總結來看,“監守”既包含具體的監督行為,也涉及法律和道德層面的責任,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監守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意思是監視并守護,保持警惕。該詞的拆分部首為⺘(目字旁)和宀(宀字部),它的筆畫數為12畫。
監守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小篆字體。在小篆中,監守的寫法是覿,形狀與現代的寫法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在繁體中,制定為「監守」。
監守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覿,這個字由右邊的〡表示目字旁,左邊有宀字形象天的旁,形狀略有不同,但與現代的寫法意思相同。
1. 他被要求監守自己的行為,以免犯下錯誤。
2. 她深夜起身,監守着孩子們的睡眠。
3. 這個部門負責監守網絡安全,防止黑客攻擊。
1. 監察:指監視和檢查以保持秩序和法律遵守。
2. 監管:指對某些人、組織或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
3. 警察:指負責維護治安和秩序的執法人員。
1. 守護:指保護和看護某人或某事物。
2. 保持:指保持某種狀态或保護某種品質。
3. 注視:指專注地看着某人或某事物。
1. 放任:指對某人或某事物不加幹預或控制。
2. 放松:指對某人或某事物的注意力減弱。
3. 放開:指放棄對某人或某事物的束縛或控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