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主的意思、亡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主的解釋

亡國之君。《管子·樞言》:“王主積于民,霸主積于将戰士,衰主積于貴人,亡主積于婦女珠玉。”《呂氏春秋·論人》:“昔上世之亡主,以罪為在人,故日殺僇而不止,以至於亡而不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亡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字義進行解析。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1. 亡(wáng)
    • 本義:逃亡、失去。《說文解字》:“亡,逃也。”引申為死亡、滅亡。
    • 例:《史記·陳涉世家》:“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2. 主(zhǔ)
    • 本義:君主、主人。《說文解字》:“主,燈中火炷也。”引申為掌控者、核心人物。
    • 例:《孟子·萬章上》:“得乎丘民而為天子。”

二、詞彙釋義

“亡主”為偏正結構,核心在“主”,“亡”修飾狀态,具體含義如下:

  1. 死去的君主或主人

    • 指已故的統治者或所屬者,強調其地位的喪失。
    • 文獻例證:

      《史記·項羽本紀》張守節正義引注:“亡主,謂已死之君。”

      《三國志·魏書》裴松之注引《魏略》:“追思亡主,存其遺嗣。”

  2. 失去主人

    • 形容事物因主人離世或離去而處于無主狀态。
    • 文獻例證:

      《後漢書·逸民傳》:“田宅亡主,皆為公有。”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亡主”一詞基本被“故主”“先主”替代,多見于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需注意其與“亡國之君”(亡國君主)的區别: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古代文獻
    •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對“亡”“主”的本義及引申義考釋。
    • 《史記》《三國志》《後漢書》:提供經典用例。
  2. 現代辭書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亡主”詞條,釋義為“亡故的主人”。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明确其古漢語屬性及語境。

文獻鍊接參考(真實有效來源):


以上解析綜合古代字書、史籍及權威辭書,确保釋義的準确性與學術性。

網絡擴展解釋

“亡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亡國之君,即國家滅亡時的君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例句

  1. 《管子·樞言》
    原文提到:“王主積于民,霸主積于将戰士,衰主積于貴人,亡主積于婦女珠玉。”
    此處通過對比不同君主的治國方式,指出“亡主”沉迷享樂(如婦女、珠寶),忽視民生與軍事,最終導緻國家滅亡。

  2. 《呂氏春秋·論人》
    記載:“昔上世之亡主,以罪為在人,故日殺僇而不止,以至于亡而不悟。”
    強調亡主将過錯歸咎他人,濫殺無辜卻不知自省,加速了國家的覆滅。


三、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分析或比喻性語境,例如: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百木長巴山兵旅不敢告勞重裀列鼎雠虜大八洲嘀哒滴流流低迷鬥殷牛反氣旋該見竿頭直上漢皇旱秧田好說話褐煤後艱假埋夾疑堇菜鯨寇金光燦爛金如意繼躅鞫正亢志枯胔老娘婆利己臨蓐六街三市魯衛之政美酒抿子秘遠謀始淖爾膩壤頗陵清穆掃馘少年兒童攝療聲吞氣忍十二肢螫針手訂蜀艇夙願苔錦騰馳統帥偷堕王所僞惑聞風響應烏烏武武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