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的意思、巴拿馬的詳細解釋
巴拿馬的解釋
北美洲國家。在中美洲地區南部,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面積771萬平方千米。人口2514萬(1992年)。首都巴拿馬城。地形多山。巴拿馬運河橫貫國土中部,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熱帶氣候。金融業和轉口貿易發達,并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詞語分解
- 巴的解釋 巴 ā 粘結着的東西:泥巴。鍋巴。 粘貼,依附在别的東西上:飯巴鍋了。巴結别人。 貼近:前不巴村,後不巴店。 盼,期望:巴望。 張開:巴着眼睛。 古國名,在今中國四川省東部。 中國四川省東部,泛指四川
網絡擴展解釋
“巴拿馬”一詞的含義可從地理、曆史、文化等多方面綜合解釋:
1.詞源與名稱由來
“巴拿馬”源自印第安語,意為“多魚之鄉”。西班牙殖民者根據原住民語言命名此地,反映其早期豐富的漁業資源。該詞現為巴拿馬共和國的簡稱,西班牙語為“República de Panamá”。
2.地理概況
- 位置:位于中美洲南部,連接北美洲與南美洲,西鄰哥斯達黎加,東接哥倫比亞,北瀕加勒比海(大西洋),南臨太平洋。
- 面積與人口:國土面積約7.55萬平方公裡,2023年人口約466萬,其中華裔占7% 。
3.曆史沿革
- 原住民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已有部落定居,以狩獵、農業和手工業為主,形成庫納族、恩貝拉族等社群。
- 殖民時期:1501年西班牙殖民者抵達,1519年建立巴拿馬城,成為南美黃金貿易樞紐。
- 獨立與主權:1821年脫離西班牙,加入大哥倫比亞;1903年在美國支持下獨立;1977年籤訂《托裡霍斯-卡特條約》,1999年收回運河主權。
4.文化與經濟
- 多元人口:印歐混血占65%,另有非裔、歐裔、華裔及印第安人等。
- 經濟支柱:金融業、轉口貿易及運河運營為核心,運河年收益支撐經濟發展。
5.巴拿馬運河的全球意義
運河全長約80公裡,1914年通航後成為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航運要道,極大縮短全球航程,被譽為“世界橋梁”。其主權從美國移交巴拿馬(1999年)标志着國家獨立的重要裡程碑。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巴拿馬(Bāná mǎ)這個詞來自于西班牙語的"Panamá",意思是“豐富的魚”。它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讓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
部首是“巳”和“方”,分别位于上方和左下方。它們都是部首“己”的變體。
筆畫數總共是10畫。具體的寫法是:從上至下寫第一筆,然後從左至右寫第二至八筆,最後從左下至右下寫第九和第十筆。
在繁體字中,巴拿馬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但對于巴拿馬這個詞,我沒有找到古代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我們計劃下個月去巴拿馬旅行。”
沒有找到與巴拿馬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希望這個回答能滿足你的要求!有其他問題,我還能幫到你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