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籥的意思、啓籥的詳細解釋
啓籥的解釋
亦作“啟鑰”。開鎖。《書·金縢》:“啟籥見書,乃并是吉。” 蔡沉 集傳:“籥與‘鑰’通。” 宋 洪邁 《夷堅志補·赤松觀丹》:“願見者則焚香啟鑰以示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夫人驚起,駕肩輿而往,啟鑰入亭。”
詞語分解
- 啓的解釋 啓 ǐ 見“啟”。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籥的解釋 籥 è 同“龠”①。 古代通風鼓火器上的管子。 古同“鑰”,鎖鑰。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啓籥(qǐ yuè)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字義分解與構詞解析
- 啓(qǐ)
- 本義為“打開”,《說文解字》釋為“教也,從攴啟聲”,引申為開啟、引導之意。甲骨文字形像以手開門,強調動作的主動性。
- 籥(yuè)
- 古代鎖具或書函的鑰匙,亦指竹制管樂器。《說文解字》注:“書僮竹笘也”,段玉裁進一步解釋為“關下牡也”,即鎖鑰的鍵閉部分。
二、合成詞釋義
“啓籥”為動賓結構,字面意為用鑰匙打開鎖具或書函,後引申為:
- 開啟封存之物:特指打開藏于金匮、玉匣中的貴重文書或器物。
例:《尚書·金縢》:“王啓籥見書”,指周成王打開金匮之鎖,查閱周公禱祝冊書(《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
- 象征獲取秘藏知識:古代重要文獻常密封保存,“啓籥”暗喻解封隱秘智慧或典籍。
三、文化功能
在禮制中,“啓籥”具儀式性:
- 宗廟祭祀:開啟存放祭器、祝文的匮匣需行特定禮儀(《周禮·春官·司尊彜》載“啓犧尊”之制)。
- 政令頒布:諸侯盟書、王命文書以籥封存,啓籥即宣告重大決策(《左傳·定公四年》注)。
四、文字學關聯
“籥”與“鑰”為古今字,漢代後“鑰”漸代“籥”表鎖具義,但“啓籥”作為固定搭配仍保留于典籍(《說文解字段注·卷五》)。
權威參考文獻
-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孔穎達《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鄭玄注《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 杜預注《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啓籥”是一個由“啓”和“籥”組成的複合詞,需結合兩字的含義綜合理解:
一、分字釋義
-
啓(qǐ)
- 本義:甲骨文字形為手(又)推戶(單扇門),表示“打開”,如《說文解字》中“啟,開也”。
- 引申義:
- 開啟動作(如“啟封”“啟門”);
- 啟發、教導(如“啟蒙”“啟迪”);
- 陳述(如“啟事”)。
-
籥(yuè)
- 本義:古代管樂器,形似笛,後引申為“鑰匙”(因古代鑰匙形似籥)。例如《說文解字》釋為“書僮竹笘”,亦有“鎖鑰”之意。
二、複合詞“啓籥”的可能含義
- 字面義:用鑰匙打開鎖具或門戶,如“啓籥而入”。
- 象征義:
- 開啟知識/智慧:結合“啓”的“啟發”與“籥”的“鑰匙”,可引申為“打開知識之門”,類似“啟蒙”。
- 典籍記載:古文獻中或指打開書匣(籥為書箱鎖具),如《禮記·月令》有“啓匮”之說,或與此相關。
三、補充說明
當前搜索結果未直接提及“啓籥”一詞,以上分析基于單字釋義及常見用法推斷。若需精準文獻例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專研古代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邦懋寶塔詩北海市背角慘黯策籍朝事趁食赤畿春減賜酖詞士從俗就簡存在主義倒載打一棒快毬子颠狽動物纖維副官付仗恭勤辜恩負義和和诃黎勒哼唷轟旋後王荒甸檢較荊薪救護倨忽誇蛾藍天連底連面麟德碌碌庸庸毛民毛炰毛圊摩竭蟠桃杯錢店前景千金一諾前星棋經棋枰氣炎娶媳婦桑蟃耍威風添給通文竵匾法無軌五柳武裝部隊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