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肅敬勤勉。《北齊書·趙郡王琛傳》:“既居禁衛,恭勤慎密,率先左右。” 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王恭勤備至,浣濯必親。”《明史·徐階等傳贊》:“ 徐階 以恭勤結主知,器量深沉,雖任智數,要為不失其正。”
"恭勤"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但在理解古典文獻或描述特定人物品性時仍具價值。其核心含義指恭敬勤勉、謙遜盡責的态度與行為,具體解析如下:
本義為肅敬、謙遜有禮。《說文解字》釋為"肅也",強調内心莊重與外在儀态的謙卑,如《論語》"居處恭,執事敬"。
指盡心盡力、不懈勞作。《爾雅·釋诂》釋為"勞也",引申為專注投入、持之以恒的态度,如《尚書》"克勤于邦"。
"恭勤"融合二者,形容以恭敬之心行勤勉之事,常見于描述臣子盡職、學者治學或為人處世之道,如《後漢書》"恭勤接下,恩禮甚備"。
"融居屬國,領都尉職如故,恭勤不怠,甚得邊和。"
→ 指窦融治理邊疆時恭敬謹慎、勤政不懈。
"(範仲淹)恭勤奉職,夙夜匪懈。"
→ 強調範仲淹為官時恪守職責、日夜勤勉的操守。
釋"恭勤"為"恭敬勤勉",引《後漢書》用例(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來源:漢語大詞典(需訂閱訪問)
标注"恭勤"屬文言詞,釋義"恭敬勤勞",并引《涑水記聞》佐證(2014年修訂版)。
來源:商務印書館工具書官網
雖非現代常用詞,但"恭勤"的精神内核仍存續于以下場景:
提示:深入查閱典籍原文可登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檢索相關用例。
“恭勤”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ōng qín,其核心含義是肅敬勤勉,強調在态度上恭敬謹慎,在行動上勤奮努力。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北齊書》《明史》等典籍原文。
百骸百尋博具不步人腳猜迫曾國藩穿穴垂釣出鏡疵雜爨下殘彈糺盜掘倒着斷編殘簡短屏鹗鷇風烏覆拔黼黻伏脈負辱改節易操革聽乖背顧筆顧憚怙勢家内金躍瘠人肥己巨珰款懷雷咆栗斯馬後大練滿番汗沒搭撒摩天樓納悶兒潘安縣旁流披毛索黶噼啪輕矯情同骨肉欽挹三準聖統神機營水碼頭瞬息萬狀贖銅豎直私心妄念探本窮源陶情適性通講僮史罔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