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肅敬勤勉。《北齊書·趙郡王琛傳》:“既居禁衛,恭勤慎密,率先左右。” 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王恭勤備至,浣濯必親。”《明史·徐階等傳贊》:“ 徐階 以恭勤結主知,器量深沉,雖任智數,要為不失其正。”
“恭勤”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ōng qín,其核心含義是肅敬勤勉,強調在态度上恭敬謹慎,在行動上勤奮努力。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北齊書》《明史》等典籍原文。
恭勤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恭和勤。
恭的部首是⺩,總共有9畫;勤的部首是力,總共有2畫。
恭勤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最早出現在《尚書·召诰》篇中,表示尊敬且勤奮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恭勤”仍然被寫作“恭勤”,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恭的原始形态為“鞏”,而勤的原始形态為“㝜”。經過了演變後,才變成了現在的形态。
以下是一些關于恭勤的例句:
1. 他一直恭勤地服侍着年長的家人。
2. 在工作上,她一向非常恭勤認真。
3. 恭勤的态度是成功的關鍵之一。
恭勤的一些組詞有:
1. 恭謹(尊敬而謹慎)
2. 勤勞(勤奮努力)
3. 恭敬(恭謹且敬重)
恭勤的一些近義詞包括:
1. 恭敬
2. 謙恭
3. 勤懇
恭勤的一些反義詞包括:
1. 驕傲
2. 懶散
3. 不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