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事的意思、朝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事的解釋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廟之事。《禮記·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 陳澔 集說:“朝事,謂祭之日,早朝而行之事也。朝,如字。”

(1).朝廷的政事。《禮記·禮器》:“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兇事不詔,朝事以樂。” 陸德明 釋文:“朝,直遙反。” 孔穎達 疏:“朝事,謂朝廷之事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且夫卿必有軍事,是故循車馬,比卒乘,以備戎事。有難則以備不虞,平夷則以給朝事。”《南史·宋紀上·武帝》:“後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後不煩臨朝。”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成化 以來,人君不復與臣下接,朝事亦無可紀。” 清 吳偉業 《讀史雜感》詩之二:“朝事歸諸将,軍輸仰大農。”

(2).猶臣服。《釋名·釋州國》:“ 趙 ,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朝事”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早晨祭祀宗廟之事

指古代清晨舉行的宗廟祭祀儀式,源自《禮記·祭義》中“建設朝事,燔燎膻芗”的記載。陳澔在注解中提到,“朝事”即祭祀當天清晨進行的儀式活動。

二、朝廷的政事

泛指國家政務或朝廷事務,如《禮記·禮器》中“朝事以樂”即指以禮樂處理政事。此用法在曆代文獻中延續,如明代王鏊《震澤長語》提到“朝事一委任宰相”,清代吳偉業詩中也有“朝事歸諸将”的描述。

三、臣服之意

引申為小國對大國表示歸順,如《釋名·釋州國》解釋“趙”時提到“本小邑,朝事於大國也”,此處“朝事”即指臣服關系。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朝事》的意思

《朝事》是指與朝廷有關的事務,特指政務、政治上的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朝事》的拆分部首為“木”和“口”,分别是3畫和3畫。

來源

《朝事》一詞是由“朝”和“事”兩個字組成。在漢字中,“朝”表示早晨、清晨等時間,也可指朝廷;“事”表示事情、事件等。合在一起就表示與朝廷有關的事務。

繁體寫法

《朝事》的繁體寫法為「朝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但《朝事》這個詞的基本意思沒有變化,隻是字形可能稍有差異。

例句

1. 他是朝廷的重要官員,負責處理各種重要的朝事。

2. 朝事與民生息息相關。

組詞

朝夕、時事、政事、國事、家事

近義詞

政務、政務活動、朝廷事務、朝政

反義詞

民事、私事、個人事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