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王的意思、後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王的解釋

(1).繼承前輩王位的君主。《書·召诰》:“越厥後王後民,茲服厥命。” 孔穎達 疏:“謂繼世之君及其時之人,皆服行其君之命。” 唐 韓愈 《鳄魚文》:“及後王德薄,不能遠有,則 江 漢 之間,尚皆棄之,以與蠻夷 楚 越 。”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六》:“王之子孫大宗繼為王者,謂之後王。”

(2).泛指繼前朝而起的國家元首。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後王視生民之版,與九州地域廣輪之數,而衰賦稅,大臧則充。”


君主;天子。《書·說命中》:“樹後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 孔穎達 疏:“後王,謂天子也。”《禮記·内則》:“後王命冢宰,降德于衆兆民。” 南朝 宋 顔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皇祇發生之始,後王布和之辰。” 清 龔自珍 《農宗》:“古者未有後王君公,始有之而人不駭者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後王"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主要含義需從構詞和典籍用例兩方面理解:

一、核心釋義 指後世君王或繼承先王的君王。其中:

二、具體含義與語境

  1. 與"先王"相對的後世君主:
    •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後王"泛指在時間上晚于古代聖王(先王)的君主,強調曆史的延續性和對先王法度的繼承。例如《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後王是也。"(意謂:天地起始的狀态,就像今天一樣;曆代聖王治理天下的道理,就體現在後王身上)。這裡"後王"指後世能效法先王之道的君主。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對"後王"的釋義及《荀子》原文例證分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相關詞條。
  2. 繼承王位的君主:
    • 在具體語境中,也可指直接繼承前任王位的君主。例如《尚書·說命中》:"樹後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意謂:立了天子諸侯,又設大夫衆長作為輔佐)。這裡的"後王"指繼位之君。來源參考:《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對"後"字相關義項的解釋及《尚書》用例;《辭源》(商務印書館)"後王"條。

三、使用特點

"後王"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含義是指後世君王或繼承先王地位的君王,常與"先王"對舉,體現時間上的先後承繼關系。其理解需結合具體古籍語境。來源參考綜合:《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辭源》(商務印書館)相關詞條釋義及經典文獻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後王”一詞在中國古代曆史文獻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後王”主要指在地位、權力或疆域上超越前代的君主或統治者。該詞最初源于周代對殷商後裔君主的稱呼,例如清華簡記載的“後王”特指殷商滅亡後的繼承者。此外,它也泛指繼承前朝王位的君主或新興政權的國家元首。

二、曆史演變

  1. 商周時期:指商、周先世之王,或殷商滅亡後由周分封的殷人後裔君主(如宋國國君)。
  2. 秦漢以後:逐漸擴展為對繼位君主的通稱。例如後漢王朝的劉協被稱為“後王”,但因其政權短暫衰敗,該詞也隱含“未能延續前代輝煌”的貶義。
  3. 廣義用法:唐代韓愈在《鳄魚文》中以“後王德薄”形容統治力衰微的君主;清代龔自珍則用其指代繼承王位的嫡系子孫。

三、用法擴展

在部分文獻中,“後王”被直接等同于“天子”或最高統治者。例如《尚書》記載“樹後王君公”,孔穎達注解為“後王即天子”。這種用法多見于先秦至漢代的禮儀和政論文本。

四、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尚書》《禮記》及清華簡等原始文獻,或參考等現代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班朝編帙秕政逋逆不勝其任材氣徹侯成日價乘月摐金辭退倅倅翠樓寸管錯雜搭理大陸島蕩蠲東奔西逃奮懑福業撫院供設鈎染國格鶴山翁幻渺患難悔禍兼程驚帆闊别踉蹡連續光譜龍鶴龍鬣陸上猛省免戰牌冥镪闵嘿黏空你們喬遷青龍偃月刀親推神鬼天施報施化世局四教同德同心溫泉無形中遐琛香塵像貌小日子席地而坐席門窮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