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載的意思、倒載的詳細解釋
倒載的解釋
倒卧車中。亦謂沉醉之态。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山季倫 為 荊州 ,時出酣暢,人為之歌曰:‘……日暮倒載歸,茗艼無所知。’” 唐 段成式 《和徐商賀盧員外賜绯》:“莫辭倒載吟歸去,看欲東山又吐茵。” 宋 司馬光 《和吳省副梅花半開招憑由張司封飲》:“從車貯酒傳呼出,側弁簪花倒載迴。”
見“ 倒載幹戈 ”。
詞語分解
- 倒的解釋 倒 ǎ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牆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 正順 倒 à 位置上下前後翻轉: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把容器反轉或
- 載的解釋 載 (載) à 裝,用交通工具裝:載客。載貨。載重。載體。裝載。滿載而歸。 充滿:怨聲載道。 乃,于是(古文裡常用來表示同時做兩個動作):載歌載舞。 姓。 筆畫數:; 部首:車;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倒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
指“倒卧車中”,常見于古代文獻,形容醉酒後橫卧車中的狀态。例如《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日暮倒載歸,茗艼無所知”,描述醉酒歸來的場景。
-
引申含義
可泛指“沉醉之态”,如唐代段成式詩句“莫辭倒載吟歸去”,表現醉後吟詩歸家的意象。
二、成語用法:倒載幹戈
“倒載幹戈”是固定搭配,出自《禮記·樂記》,意為将兵器倒置存放,象征停止戰争、實現和平。例如:
- “我們希望倒載幹戈,實現世界和平”。
- 該用法強調結束沖突,回歸安甯狀态。
三、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倒載”可比喻“承擔重任”,如農民倒扛犁頭耕作,引申為肩負責任(此解釋多見于現代網絡詞典,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使用注意
- 讀音:通常讀作dǎo zǎi(部分資料标注為 dǎo zài)。
- 語境: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具體含義,如涉及曆史典故時多指“倒載幹戈”,而描述醉酒狀态時側重字面意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世說新語》《禮記》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倒載(dào zài)是一個漢字詞語,下面為您提供有關這個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倒(倒字旁)+ 載(車字旁)= 倒載,共計13畫。
來源和繁體:倒載是《新華字典》推出的新字詞,其繁體字為「倒載」。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倒載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目前公認的标準寫法是「倒載」。
例句:1. 為了保證安全,他選擇倒載材料。2. 這家公司提供倒載服務。
組詞:倒運、倒車、倒序、負載等。
近義詞:運輸、搬運、轉載等。
反義詞:裝載、正載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