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邱真人的意思、邱真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邱真人的解釋

元 道士 邱處機 ,字 通密 ,號 長春子 , 山東 栖霞 人。 成吉思汗 召見于 雪山 ,尊為神仙。 邱 死後, 元世祖 忽必烈 褒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封號,世號 長春真人 。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正月·燕九》:“ 白雲觀 建於 金 ,舊為 太極宮 , 元 改名曰 長春6*宮 。 明 正統 間重建,改名 白雲觀 。出西便門一裡。觀中塑 邱真人 像,白晳無鬚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邱真人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邱真人,即丘處機(1148年-1227年),是金元之際著名的道教全真派領袖、思想家、養生學家和文學家。其稱謂“真人”是道教對修行得道者的尊稱。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并結合權威史料對其詳細解釋:

  1. 身份與道號

    邱真人本名丘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他是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師承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後成為全真龍門派的開創者。因其道行高深、影響深遠,被尊稱為“長春真人”或“邱真人”(《元史·釋老傳》)。

  2. 主要貢獻與事迹

    • 弘道興教:他繼承并發展了王重陽的内丹心性學說,強調清心寡欲、性命雙修,使全真教在金元之際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北方道教的主流(卿希泰《中國道教史》)。
    • 西行勸谏:金興定四年(1220年),時年73歲的邱真人應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之召,率弟子自山東萊州啟程,曆經萬裡跋涉,于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抵達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行營觐見。他以“敬天愛民”、“止殺保民”、“清心寡欲”等道理勸谏成吉思汗,對減少戰争殺戮、保護中原文化産生了積極影響。這一壯舉史稱“一言止殺”,被後世廣為傳頌(《長春真人西遊記》)。
    • 掌管天下道教:成吉思汗賜予其虎符玺書,命其掌管天下道教。邱真人借此契機,在燕京(今北京)設立“長春宮”(後改名白雲觀),開壇布道,廣收門徒,赦免道衆賦役,使全真教達到鼎盛(《元史·釋老傳》)。
  3. “真人”稱號的含義

    “真人”一詞源于道家哲學,指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正覺醒、覺悟的人。《莊子·大宗師》有言:“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在道教中,“真人”是修行達到極高境界、得道成仙者的尊稱。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1269年),诏贈丘處機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又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因此,“邱真人”既是對其生前道行修為的尊稱,也包含了後世官方對其地位的正式認可(《道藏·金蓮正宗記》)。

  4. 曆史地位與文化影響

    邱真人是中國道教史上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對全真教的發展和道教文化的傳播貢獻卓著。他的西行壯舉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其倡導的和平、仁愛思想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其著作《攝生消息論》、《磻溪集》、《鳴道集》等流傳後世,對道教理論和養生學影響深遠。北京白雲觀作為全真龍門派祖庭,至今仍是重要的道教活動中心(卿希泰《中國道教史》)。

網絡擴展解釋

“邱真人”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曆史人物和語言演變綜合理解:

  1. 曆史人物身份
    邱真人即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山東栖霞人,金元時期全真教道士。他因被成吉思汗召見并尊為“神仙”而聞名,元世祖忽必烈追封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其事迹包括:

    • 創立全真教龍門派,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
    • 西行觐見成吉思汗,勸谏“止殺保民”,影響蒙古統治政策;
    • 北京白雲觀為其道場,後世在正月十九日(其誕辰)舉行“燕九節”紀念活動。
  2. 詞語含義争議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品德高尚、不為名利所動之人,但此說法缺乏權威史料佐證,可能源于對“真人”道教尊稱的引申。主流觀點仍以曆史人物為核心釋義。

注:“邱”為“丘”的異體字,清代為避孔子名諱(孔丘)改“丘”為“邱”,故文獻中二者通用。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土重舊白額虎辨決常民臣官伧鬼塵心楚娥醇駮蹙齃倒黴蛋殿撰赴蹈湯火海岬翰飛戾天含笑花橫草不動,豎草不拿和雜畫黛花紅柳緑花生豆華蚤魂依姜被将軍府健爽教帖解祀金錯書荊吳擊石彈絲糾讦酒聖吉象句弓克長窺拟悃悰髺墾陵迫馬史綿劇年終枿芽辟脅千丈慶币耆英全始全終三般兒身輕言微攝衞躺椅頭昏目暈晚砧惟惟我伲吾侪譕臣香油錢嫌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