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奏樂。 宋 秦觀 《代賀興龍節表》:“加籩折俎,初嘗露酎之醇;擊石彈絲,始奏《鈞天》之妙。”
“擊石彈絲”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需注意與成語“擊壤鼓腹”(描述百姓安居樂業)區分。部分網頁(如)因字形相近出現混淆,實為兩個不同含義的成語。
如:“宴席間擊石彈絲,賓客皆沉醉于雅樂之中。” 體現音樂與場景的融合。
《擊石彈絲》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用小石子彈奏絲弦,比喻以簡陋的工具做出高超的技藝,形容人才超群。
《擊石彈絲》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扌”、“石”、“弓”、“絲”,其中“扌”是手的部首,表示手的動作; “石”是石頭的部首,表示材料;“弓”是弓的部首,表示樂器;“絲”是絲弦的部首,表示樂器的一種。
它的筆畫數是13畫。
《擊石彈絲》這個成語最早來源于《左傳·昭公六年》:“五經之人,不如擊石彈絲之人。”這裡的“五經之人”指的是學有專長的人,而“擊石彈絲之人”指的是能用簡陋的工具做出高水平成就的人。
《擊石彈絲》的繁體字為「擊石彈絲」。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擊石彈絲》的字有一些差異。例如,“擊”可以寫作“擊”,“彈”可以寫作“彈”,“絲”可以寫作“絲”。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字形和字義上,而讀音并沒有發生變化。
他對音樂的天賦讓人歎為觀止,簡直就是一個《擊石彈絲》。
擊弦、彈琴、彈奏、擊拍、彈指、彈力。
才高八鬥、出類拔萃、超凡入聖、登峰造極。
一無是處、淺嘗辄止、毫無長進、平庸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