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紅柳綠”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本義
指春天鮮花盛開、柳樹翠綠的景色,形容自然風光明媚豔麗。例如:“公園裡花紅柳綠,遊人如織。”
引申義
也可用于形容顔色鮮豔、紛繁多彩的事物,如服飾、裝飾等。例如:“舞台上花紅柳綠的燈光,營造出熱烈的氛圍。”
該成語承載了中國人對春季生機與繁榮的贊美,也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對自然色彩的敏銳感知和詩意表達。
若需更多例句或拓展學習,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成語典籍。
《花紅柳緑》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春天時景色美麗鮮豔的樣子。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花紅”和“柳緑”。下面是詳細解釋和相關内容。
花:部首艹,共四筆。
紅:部首纟,共七筆。
柳:部首木,共五筆。
緑:部首糸,共14筆。
花紅柳緑最早出現于《紅樓夢》中,用來描繪賈府花園的景色。它也被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中,用來表現山水景色、春天的美麗。
花紅柳綠
古代漢字寫作“花紅柳綠”,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隻是使用了繁體字。
1. 春天來臨,大地上滿是花紅柳緑。
2. 散步時,我們欣賞到了花紅柳緑,心情愉悅。
1. 紅花
2. 緑葉
3. 柳樹
1. 繁花似錦
2. 綠意盎然
1. 一片荒涼
2. 枯草無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