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補牢的意思、補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補牢的解釋

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 清 王韬 《<火器說略>前序》:“然則來軫方遒,補牢未晚。”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五書》:“妄謂及今為之,猶可補牢。”參見“ 補牢顧犬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補牢”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ǔ láo,其核心含義是在問題出現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常與“亡羊”連用為“亡羊補牢”。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典故

  1. 《戰國策·楚策四》:
    原文“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原指楚襄王在失去都城後聽取莊辛建議,勵精圖治以挽回局面。
  2. 曆史用例:
    清代王韬《火器說略前序》中“補牢未晚”,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猶可補牢”,均強調及時補救的重要性。

三、用法與例句


四、近義與延伸


“補牢”通過修補羊圈的意象,生動傳達了“事後補救”的智慧。其核心并非鼓勵犯錯,而是強調出現問題後積極應對的态度,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實用主義精神。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補牢(bǔ láo)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修補破損的圍牆或建築物,也可以引申為彌補不足或修正錯誤。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衤和牛。衤是表示衣物的部首,而牛是表示動物的部首。補牢的筆畫總數是12畫。 《補牢》一詞的來源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一書中:“勞生者必先補其故,為死者者必先修其生。”引申意義是指在發生問題之前加以防範,避免事情的發生,或者在問題發生後采取行動進行修複。 在繁體字中,《補牢》這兩個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時候,補字的底部是由旁邊撇出一點,再連接回去。牢字的寫法與現代相同。 一些例句中的使用補牢的搭配詞有: 1. 我們要及時對産品的問題進行補牢,以保證質量的穩定。 2. 他一直努力工作,試圖補牢把之前的錯誤彌補過來。 與補牢相關的一些詞彙有: 1. 加固、修繕、修補 - 這些詞可以作為補牢的近義詞,表示對破損或有缺陷的東西進行修補或彌補。 2. 碩究、弊病 - 這些詞可以作為補牢的反義詞,表示在事情發生之後才進行修複,或者表示沒有修補的缺陷或問題。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