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榅桲的意思、榅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榅桲的解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形或長橢圓形,背面密生軟毛,花色白,或略帶淡紅,果實有香氣,味甘酸,供食用或藥用。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又有托小盤賣乾菓子…… 河陽 查子、查條、 沙苑 榅桲。”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榅桲》:“榅桲蓋榠楂之類生於北土者,故其形狀功用皆相仿佛。”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七:“ 陝西 有木,實名榅桲,肉色似桃,而上下平正如柿,其氣甚香,其味酸澁,以蜜制之,歲進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榅桲”(讀音:wēn po)是薔薇科榅桲屬的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學名為Cydonia oblonga Mill.,别稱“木梨”。以下是詳細解釋:

1.植物學特征

2.分布與生長環境

榅桲廣泛分布于中國多個省區,包括陝西、福建、新疆、貴州、江西、山西等地,適應性強,常見于溫帶地區。

3.名稱與香氣特性

“榅桲”一詞中的“馞”(音bó)意為香氣濃郁,指其果實成熟後散發的獨特香味。這種香氣使其在食用或加工(如果醬、蜜餞)中具有特殊價值。

4.用途與文化意義

雖然搜索結果未詳細說明,但榅桲果實因富含果膠和芳香物質,傳統上常用于制作甜點或藥用。其木材堅硬,也可用于工藝品制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應用或其他地區的分布詳情,可參考植物學專著或地方志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榅桲

榅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有以下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意思

榅桲是指植物的名稱,也叫做"五味子"。它是一種薔薇科植物,果實味道酸甜,能夠入藥,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榅桲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果",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榅桲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小序》中有提到,可見其曆史悠久。

繁體

榅桲的繁體字為「榅桲」,與簡體字書寫形式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榅桲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寫法需要參考相關古代文獻,以确定準确的形式。

例句

榅桲果富含維生素C,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

組詞

榅桲的相關組詞有:"榅桲樹"、"榅桲果"等。

近義詞

榅桲的近義詞有:"五味子"、"南五味子"。

反義詞

榅桲的反義詞可能沒有明确的詞語對應,因為它指的是一種植物名稱,與其他植物并沒有明顯的對立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